蚀木链霉菌KX6耐热内切葡聚糖酶的产生及酶学性质研究

被引:6
作者
高克学
郭润芳
于宏伟
贾英民
马雯
林杨
周硕
机构
[1] 河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生物工程系
关键词
耐热内切葡聚糖苷酶; 蚀木链霉菌; 16S rRNA; 酶学性质;
D O I
10.13523/j.cb.20090516
中图分类号
TQ925 [酶制剂(酵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堆肥中筛选到一株产耐热内切葡聚糖酶的放线菌菌株,通过形态观察和16S rRNA序列分析,鉴定为蚀木链霉菌(Streptomyces Xylophagus)。实验中对其产酶的液态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碳源为1%(w/v)羧甲基纤维素钠,氮源为1%(w/v)豆粕粉,250ml三角瓶30%装液量,接种量为2%,培养基初始pH为8.0,培养温度为40℃,200r/min培养48h后,发酵液中内切葡聚糖酶活达到0.538IU/ml。该酶的最适作用温度和pH分别为50℃和7.0,50℃下酶活保持1h不变,60℃保温1h,仍有60%的原酶活性,pH为6.0~7.0酶活稳定,该酶属于一种耐热的中性内切葡聚糖酶。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8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Outlook for cellulase improvement: Screening and selection strategies [J].
Zhang, Y. -H. Percival ;
Himmel, Michael E. ;
Mielenz, Jonathan R. .
BIOTECHNOLOGY ADVANCES, 2006, 24 (05) :452-481
[2]   Bacterial diversity and community composition in the chemocline of the meromictic alpine Lake Cadagno as revealed by 16S rDNA analysis [J].
Bosshard, PP ;
Santini, Y ;
Grüter, D ;
Stettler, R ;
Bachofen, R .
FEMS MICROBIOLOGY ECOLOGY, 2000, 31 (02) :173-182
[3]  
Bio-polishing of cotton knit: from multicomponent cellulase complex to mono-component..Lui J;Otto E;Lange NK; et al;.Book of paper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 of the AATCC.1998,
[4]   生物燃料乙醇发展现状、问题与政策建议 [J].
李志军 .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8, (07) :139-142
[5]   中性纤维素酶产生菌的筛选及其培养基的优化和酶学性质研究附视频 [J].
崔琰 ;
陈红漫 ;
尚宏丽 ;
孟鑫 ;
王晓丹 .
浙江农业科学, 2006, (02) :214-217
[6]   中性内切型纤维素酶在毕赤酵母中高水平表达的研究 [J].
丁少军 ;
宋美静 ;
杨红军 ;
邢增涛 ;
周蕊 ;
曹杰 .
生物工程学报, 2006, (01) :71-76
[7]   碱性纤维素酶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J].
刘刚 ;
余少文 ;
孔舒 ;
邢苗 .
生物加工过程, 2005, (02) :9-14
[8]   一株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及其粗酶性质研究 [J].
张毅民 ;
吕学斌 ;
万先凯 ;
但汉斌 ;
王虹 ;
孙亚凯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5, (02) :69-72
[9]   一株产纤维素酶绿色木霉的筛选及发酵条件优化 [J].
肖舸 ;
雷芳 ;
喻东 ;
唐成康 ;
刘克武 ;
国锦琳 ;
曹威 .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2) :422-425
[10]   低温脂肪酶产生菌的筛选、鉴定及其部分酶学性质 [J].
俞勇 ;
李会荣 ;
陈波 ;
曾胤新 ;
任大民 .
高技术通讯, 2003, (10) :8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