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5 条
北方夏大豆高产性状结构剖析
被引:17
作者:
郝欣先
蒋惠兰
李星华
丁发武
王金龙
彭继青
机构:
[1]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夏大豆;
粒重;
株高;
夏作大豆;
高产性状;
粒茎比;
结构剖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试验表明:节荚数多,节粒数多,节粒重和粒茎比值高是高产品种最显著的增产性状,其中提高粒茎比值是大豆产量增长的主要潜力。其形态性状表现在高产品种株高大幅度降低,节间也有明显的缩短,主茎节数也平均减少12.32%。至于茎杆重量,植株过高,茎重过大是减产因素。对于病毒病的抗性是高产稳产性状。光合效率,高产品种平均增加9.23%,血与株粒重,株茎重无关。然而一个重要的事实是:高、中、低产三组品种的株茎、粒重(合计)却几乎完全相等。通径分析表明,株芝重、株高对粒茎比值有较大的直接负向作用。株粒重虽为正向作用,其值很小,主要通过株高、株茎重间接影响粒茎比值的大小。表明光合产物能否经济有效的用于籽粒构成,是造成产量差异的重要原因。 本研究试图分析比较不同产量水平的大豆性状组成,性状差异,性状改进和诸多器官的协调平衡关系。以求得从理论和实践上揭示大豆增产途径,明确高产性状结构,为高产育种提供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9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