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水稻抗瘟品种的利用研究状况及抗瘟育种若干技术问题讨论

被引:7
作者
黄书针
机构
[1] 福建省农科院稻麦所
关键词
生理小种; 水稻; 稻瘟病菌; 鉴别菌系; 抗瘟性; 抗谱; 抗性基因; 福建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概述了福建省38年来抗瘟品种的利用研究状况,包括水稻品种的更迭,主要品种的亲缘关系,福建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组成和变动及一些代表性品种与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反应。针对当前抗瘟育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讨论了抗瘟育种研究的方向和技术路线。提出当前应把抗ZB15、ZB9、ZB3、ZC15、和ZG1等小种的基因尽可能集合于一个优良品种(组合)之中;应对初筛出来的750份抗源进行抗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抗谱分析及遗传分析。必须加强我省的鉴别品种、鉴别菌系的筛选。加强水稻品种与稻瘟病菌互相作用的生理生化反应指标研究,以期提高抗瘟性鉴定的技术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稻瘟病抗性评价程序的研究 [J].
杨绍华 .
福建稻麦科技, 1987, (01) :6-9
[2]   水稻品种对稻瘟病菌生理小种抗谱测定 [J].
杨绍华 ;
李茂胜 .
福建稻麦科技, 1985, (03) :17-21
[3]   湖南稻瘟病菌小种动态与品种抗性研究 [J].
罗宽 ;
黄声仪 ;
王国平 .
湖南农业科学, 1985, (03) :18-21+17
[4]   我国稻瘟病鉴别品种鉴别菌系的筛选及水稻品种的抗病基因分析 [J].
凌忠专 .
福建稻麦科技, 1984, (03) :7-13
[5]   作物的抗病基因分析抗病育种的基础理论与方法 [J].
凌忠专 .
福建稻麦科技, 1984, (03) :30-64
[6]   论良种选育中主体亲源的地位 [J].
周天理 .
福建稻麦科技, 1984, (01) :8-11
[7]   水稻生理抗病的研究:稻株淀粉与稻瘟病发生的关系 [J].
陈彩校 ;
冯驹 .
植物保护学报, 1983, (02) :73-78
[8]   我国水稻稻瘟病防治研究概况 [J].
孙漱沅 .
植物保护, 1983, (02) :2-4
[9]   福建省主要水稻良种的系谱剖析 [J].
施能浦 .
福建农业科技, 1983, (01) :7-13
[10]   广东省水稻推广品种对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反应 [J].
范仕容 .
植物保护, 1982, (02)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