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投资低效率与市场化反贫困机制的建立

被引:10
作者
徐志明
机构
[1]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关键词
反贫困; 市场化; 机制; 效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中国政府一直重视反贫困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扶贫政策措施,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进入新世纪以来,减贫的速度在趋缓,投资的效率在下降。投资效率下降主要是由政府主导型的扶贫体制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造成的。提高投资效率的关键是在反贫困中引入市场机制,包括在贫困地区培育市场主体、培育市场经济发生与成长的条件、转变政府在反贫困过程中的职能等。文章最后就建立市场化反贫困机制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包括建立扶贫资金的多元投入机制、资源配置的市场竞争机制、多方参与的扶贫开发和监督评价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8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我国农村扶贫的制度性陷阱:一个基于组织的分析框架 [J].
胡敏华 .
财贸研究, 2005, (06) :21-27
[2]   运用市场规律 推进扶贫开发 [J].
龚晓宽 .
理论与当代, 2005, (05) :10-11
[3]   当前我国农村扶贫开发面临的问题与矛盾 [J].
焦国栋 .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4, (04) :77-81
[4]   农村反贫困中政府主导行为的优势与问题 [J].
廖富洲 .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4, (09) :25-27
[5]   扶贫战略的“效率”陷阱及其对策 [J].
曹子坚 ;
刘亚桥 ;
张森 .
甘肃社会科学, 2002, (06) :110-112
[6]  
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编, 2006
[7]  
地区经济增长和减缓贫困[M]. 山西经济出版社 , 刘文璞,吴国宝著,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