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几个玉米杂交种氮效率差异的分析

被引:14
作者
冯学民
向春阳
田秀萍
杨克军
董炳友
机构
[1]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植物科技学院
[2]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植物科技学院 大庆
[3] 大庆
基金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玉米; 杂交种; 产量; 氮效率; 氮响应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本试验利用对氮素反应呈不同表现类型的6个玉米杂交种,在4个施氮水平下,对其氮效率、产量及相关性状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玉米杂交种的产量、氮累积量、氮效率和氮响应度存在明显的差异。克单8和垦玉6的氮响应度较高,增施氮肥可较大幅度提高产量。据不同施氮量下的玉米氮效率,可将玉米杂交种划分为四种氮效率类型:绥玉7属于双高效型、龙单13属于低氮高效型、垦玉6属于高氮高效型、垦鉴玉6属于双低效型。通径分析表明,氮吸收效率和氮利用效率对氮效率的作用均是直接作用大于间接作用,氮吸收效率对氮效率的直接作用在3个施氮处理中均大于氮利用效率对氮效率的直接作用,且是低氮下吸收作用强,高氮下利用效率对氮效率的直接作用要增强。据性状与产量相关分析表明,低氮条件下应选择抽丝期穗位叶叶绿素含量高,抽丝期穗位叶叶面积大,籽粒氮含量高,氮效率高和氮收获指数高的品种;高氮条件下应选择抽丝期生物量大和成熟期生物量大的品种。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玉米杂交种的氮农学效率及其构成因素剖析 [J].
米国华 ;
刘建安 ;
张福锁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1998, (S4) :97-104
[2]  
Breeding for yield and quality in winter wheat: consequences for nitrogen uptake and partitioning efficiency .2 Paccaud,F X,Fossati,A,Hong,Sheng Cao. Z. Pflanzenzuchtung .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