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灾后恢复期的因素分析——基于水灾灾民的调查

被引:9
作者
苏筠 [1 ,2 ,3 ]
林晓梅 [1 ,2 ]
李娜 [1 ,2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2] 北京师范大学区域地理研究实验室
[3]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恢复期; 水灾; 受灾经历; 社会调查; 列联表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43 [自然灾害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恢复力作为减灾建设的重要环节,探讨其影响因素,有助于提升承灾体适应变化及异常的能力。以恢复期为恢复性的刻画指标,通过问卷调查了539例灾民的水灾恢复期的主观识觉,运用列联表分析灾民受灾经历、个体属性与恢复期长短的关系。结果表明:灾后精神恢复期为5个月,物质恢复期约7.4个月;灾时心理越镇静精神恢复期越短,灾害损失越严重物质恢复期越长,而灾后救援没有发挥出明显改变恢复期的作用;个体属性中的家庭结构、受教育水平、收入水平等与恢复期没有明显相关。因此,拓展灾民可获救援渠道及能力,开展保险,有助于提升恢复力。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5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 [1] 区域水灾恢复力及水灾风险管理研究——以湖南省洞庭湖区为例
    刘婧
    方伟华
    葛怡
    王静爱
    芦星月
    史培军
    [J]. 自然灾害学报, 2006, (06) : 56 - 61
  • [2] 灾害发生时影响居民心理承受能力的社会心理因素分析
    岳丽霞
    欧国强
    [J]. 灾害学, 2006, (01) : 113 - 116
  • [3] 当代地理学之人地相互作用研究的趋向——全球变化人类行为计划(IHDP)第六届开放会议透视
    史培军
    王静爱
    陈婧
    叶涛
    周洪建
    [J]. 地理学报, 2006, (02) : 115 - 126
  • [4] 灾害恢复力研究进展综述
    刘婧
    史培军
    葛怡
    王静爱
    吕红峰
    [J]. 地球科学进展, 2006, (02) : 211 - 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