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开发中的“五赢模型”——以海南毛感景区规划为例

被引:4
作者
吴殿廷 [1 ]
朱桃杏 [1 ]
王瑜 [1 ]
张艳平 [1 ]
王欣 [2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2]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
关键词
乡村旅游; 五赢模型; 利益相关者; 毛感景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指导,结合海南毛感景区规划实践,深入探讨乡村旅游开发中不同利益者的诉求。先把蛋糕做大再把蛋糕分好,进一步把蛋糕做得更大分得更好,由此实现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是乡村旅游开发的基本思路。用反规划的方法守住资源环境底线,通过协调、协商、协议、协作达到协同,是乡村旅游开发实现五赢的基本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从“诺邓模式”看旅游古镇开发的竞合博弈 [J].
施江义 ;
陈亚颦 ;
余明九 .
旅游研究, 2009, 1 (03) :27-32
[3]   乡村旅游中社区与旅游投资商合作的博弈分析 [J].
张世兵 ;
龙茂兴 .
农业经济问题, 2009, (04) :49-53
[4]   旅游地利益主体博弈关系变迁的演进论解释 [J].
杨春宇 ;
黄震方 ;
舒小林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9, 19 (01) :104-109
[5]  
旅游景区开发中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与协调[J]. 姚远.现代企业教育. 2009(01)
[6]   社区主导型乡村旅游发展的博弈论——从个人理性到集体理性 [J].
余意峰 .
经济地理, 2008, (03) :519-522
[7]   景区投资者与社区居民利益冲突的经济学分析 [J].
黄鹂 ;
郭贞 ;
王玲玲 .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4) :149-153
[8]   乡村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多维价值及完善建议——以贵州安顺天龙屯堡文化村为个案研究 [J].
陈志永 ;
李乐京 ;
梁玉华 .
旅游学刊, 2007, (07) :40-46
[9]   论“反规划” [J].
俞孔坚 ;
李迪华 ;
韩西丽 .
城市规划, 2005, (09) :6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