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古运河风光带不同绿地类型的降温增湿效应分析

被引:4
作者
李晓储 [1 ]
嵇恩光 [2 ]
徐玮玮 [2 ]
何小弟 [2 ]
汪成忠 [2 ]
冯立国 [2 ]
机构
[1] 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2] 扬州大学
关键词
扬州古运河; 绿地类型; 降温; 增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31 [大地园林];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仪测定了扬州古运河风光带不同绿地类型气温及空气相对湿度的日变化。在夏季7:30至16:30,乔-草型和灌-草型绿地的气温均随时间推移而上升,最高值出现在12:00,但各时段的气温均低于对照点(园路)。绿地内的空气相对湿度随时间推移呈梯度下降的趋势,但绿地内的空气相对湿度明显高于对照点。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点相比,2种绿地类型均具有明显的降温增湿效应,且乔-草型绿地的降温增湿效应优于灌-草型绿地。此外,乔-草型绿地的垂柳(Salix babylonica L.)林中,距林地中心越远,林地的降温增湿效应越弱。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77+80 +8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城市公园绿地生态效应的定量评估 [J].
王晓明 ;
李贞 ;
蒋昕 ;
廖文波 .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5, (04) :44-47
[2]   论生态城市绿地系统的综合效益 [J].
丁向阳 ;
董桂萍 ;
不详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05, (03) :53-56
[3]   城市不同绿地生态效应的研究 [J].
宋西德 ;
王得祥 ;
刘粉莲 ;
张永 .
生态经济, 2004, (12) :74-78
[4]   成都市绿地系统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J].
段可可 ;
牟瑞芳 ;
陈雯 .
交通环保, 2004, (04) :32-34
[5]   城市绿地空间格局及其环境效应——以宜昌市中心城区为例 [J].
周志翔 ;
邵天一 ;
唐万鹏 ;
王鹏程 ;
刘学全 ;
徐永荣 .
生态学报, 2004, (02) :186-192
[6]   城市绿地综合生态效应场 [J].
祝宁 ;
李敏 ;
柴一新 .
中国城市林业, 2004, (01) :26-28
[7]   扬州古运河生态环境林建设绿化模式 [J].
李晓储 ;
何小弟 ;
黄利斌 ;
赵御龙 ;
裴建文 ;
周宏葵 .
中国城市林业, 2003, (01) :30-33
[8]   哈尔滨市绿地系统生态功能分析 [J].
祝宁 ;
李敏 ;
柴一新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9) :1117-1120
[9]   居住区不同类型绿地释氧固碳及降温增湿作用 [J].
李辉 ;
赵卫智 ;
古润泽 ;
李延明 ;
陈自新 ;
张新献 .
环境科学, 1999, (06) :41-44
[10]   北京城市园林绿化生态效益的研究(2) [J].
陈自新 ;
苏雪痕 ;
刘少宗 ;
古润泽 ;
李延明 .
中国园林, 1998,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