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结构工程的角度看混凝土在冻融循环下的破坏标准

被引:6
作者
巩妮娜 [1 ]
刘西拉 [2 ]
机构
[1]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
[2] 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
关键词
冻融循环; 混凝土; 破坏面; 动弹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528 [混凝土及混凝土制品];
学科分类号
0805 ; 080502 ; 081304 ;
摘要
混凝土冻融破坏的标准通常应用材料学的观点,认为动弹模损失达到一定程度即为破坏,但材料学的冻融破坏观点在工程结构中并不实用。工程结构的破坏传统上是以混凝土强度理论为基础、以构件的极限承载力为标准来判断的。为比较二者的差异,本文将考虑冻融循环影响的混凝土在主应力空间的破坏面模型嵌入通用有限元程序MSC.Marc中,利用已有的试验数据验证这种二次开发的有效性,然后通过一系列有限元计算模拟不同冻融条件下混凝土试件破坏的极限承载力,从而将材料学角度的混凝土冻融破坏标准和结构工程角度的混凝土冻融破坏标准联系起来。基于现有的试验数据对比表明,目前从材料学角度采用的冻融破坏标准相对在结构工程领域而言偏松。
引用
收藏
页码:144 / 147+158 +15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混凝土冻融破坏机理的研究 [J].
李金玉 ;
曹建国 ;
徐文雨 ;
林莉 ;
关遇时 .
水利学报, 1999, (01) :3-5
[2]   冻融循环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J].
施士升 .
土木工程学报, 1997, (04) :35-42
[3]  
混凝土冻融破坏面研究[C]. 唐光普;刘西拉.沿海地区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及其设计方法科技论坛与全国第六届混凝土耐久性学术交流会,1600
[4]  
陈火红编著.Marc有限元实例分析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5]  
胡毓仁,陈伯真编著.船舶及海洋工程结构疲劳可靠性分析[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
[6]  
滕智明 主编,李著景等 著.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