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敏感性评价

被引:56
作者
宋晓龙 [1 ]
李晓文 [1 ]
白军红 [1 ]
黎聪 [1 ]
郑钰 [1 ]
焦松松 [2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山东省林业局野生植物保护站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生境适宜性评价; 人为干扰分析; 生态敏感性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6 [生物评价、生态评价];
学科分类号
1402 ;
摘要
基于GIS下的网格分析,建立了结合生境适宜性评价和人为干扰特征分析的生态敏感性评价模型。首先建立被列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濒危等级(截止到2007)的水禽数据库,并结合相关文献及实地调查,识别评价所选物种的生境需求。再基于GIS下的200m×200m网格系统,依据生境适宜性评价模型,从景观水平上进行生境现状评价,提出"综合生境适宜性的概念"并计算综合生境适宜性指数,再根据综合指数进行生境适宜性评价;然后从已建立的数据库中选取典型物种鹤类作为指示种,同样基于200m×200m的网格,借助GIS技术分析研究区内的人为干扰因子(道路和油井)造成的生境损失;最后在以上的研究基础上,将生境适宜性评价和人为干扰特征分析的结果叠加运算进行生态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生态敏感性整体上较高,总的分布规律是靠近沿海的区域敏感性较高,内陆区域的敏感性较低;并按生态敏感度的高低,将研究区划分为极敏感区、敏感区、较敏感区、一般敏感区和不敏感区5个等级,其中极敏感区和敏感区面积共占研究区面积的55.74%,较敏感区约占16.26%,一般敏感区和不敏感区各占22.81%和5.19%。此外,为更有效地保护重要生境,对照保护区现有的功能分区,并结合评价结果,讨论了功能分区调整的相关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4836 / 484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基于空间分析的山地生态敏感性评价——以四川省万源市为例 [J].
韩贵锋 ;
赵珂 ;
袁兴中 ;
孙荣 .
山地学报, 2008, (05) :531-537
[2]   遥感与GIS支持下的崇明东滩迁徙鸟类生境适宜性分析 [J].
田波 ;
周云轩 ;
张利权 ;
马志军 ;
杨波 ;
汤臣栋 .
生态学报, 2008, (07) :3049-3059
[3]   基于景观格局和生态敏感性的海南西部地区生态脆弱性分析 [J].
邱彭华 ;
徐颂军 ;
谢跟踪 ;
唐本安 ;
毕华 ;
余龙师 .
生态学报, 2007, (04) :1257-1264
[4]   GIS支持下的黔中地区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估 [J].
贺秋华 ;
张丹 ;
陈朝猛 ;
王劲松 .
生态学杂志, 2007, (03) :413-417
[5]   涨渡湖湿地恢复与生境改造对水禽生境的影响 [J].
李晓文 ;
赵振坤 ;
罗菊春 .
资源科学, 2005, (06) :112-117
[6]   青海湖东-克图地区普氏原羚生境适宜性评价 [J].
王秀磊 ;
李迪强 ;
吴波 ;
杨洪晓 .
生物多样性, 2005, (03) :213-220
[7]   中国滨海湿地研究现状与展望 [J].
张晓龙 ;
李培英 ;
李萍 ;
徐兴永 .
海洋科学进展, 2005, (01) :87-95
[8]   甘肃省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及其空间分布 [J].
刘康 ;
欧阳志云 ;
王效科 ;
徐卫华 ;
苗鸿 .
生态学报, 2003, (12) :2711-2718
[9]   基于GIS的甘肃省土地沙漠化敏感性评价 [J].
刘康 ;
徐卫华 ;
欧阳志云 ;
王效科 .
水土保持通报, 2002, (05) :29-31+35
[10]   城市生态敏感性分析 [J].
杨志峰 ;
徐俏 ;
何孟常 ;
毛显强 ;
鱼京善 .
中国环境科学, 2002, (04) :7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