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奥林匹克理论的缺陷与中国体育文化的补位

被引:11
作者
王润斌 [1 ]
李志向 [2 ]
涂传飞 [3 ]
机构
[1] 南昌航空大学体育学院
[2] 山东工商学院
[3] 江西财经大学体育学院
关键词
奥林匹克运动; 理论; 中西文化; 互补;
D O I
10.19582/j.cnki.11-3785/g8.2011.04.003
中图分类号
G812.13 [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
学科分类号
04 ; 0403 ;
摘要
价值取向、发展模式与利益主体的选择问题导致了奥林匹克运动面临重重危机。作为理论圭皋的奥林匹克主义是一种带有折衷主义色彩的过程哲学。实践证明,先天性的认识论与方法论缺陷使得奥林匹克哲学难以对消弭危机作出有力回应,理论创新势在必行。中西体育文化在内容形式、规则约束与评价要点等方面均具有互补性,以和谐理念为内核的文化软实力的生成与整合是中国体育文化匡补奥林匹克理论体系缺陷的必由方略。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论国际奥委会的改革 [J].
任海 .
体育科学, 2008, (07) :3-25
[2]   中西体育文化价值选择的差异 [J].
郑国华 ;
薄雪松 ;
肖正 ;
尹国昌 .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7, (04) :314-317
[3]   让中国文化注入奥运精神 [J].
熊晓正 ;
夏永 .
中国体育科技, 2005, (04) :3-5
[4]   折中主义方法论与现代思维方式 [J].
刘岩 .
创新科技, 2004, (12) :8-11
[5]   论当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新拐点 [J].
易剑东 ;
韩淑艳 .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1998, (03) :11-16
[6]  
圣火在燃烧[M]. 人民体育出版社 , 熊斗寅, 2007
[7]  
体育文化学[M].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 易剑东著, 2006
[8]  
过程与实在[M]. 中国城市出版社 , (英)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AlfredNorthWhitehead)著, 2003
[9]  
A Never-Ending Story: The Philosophical Controversy Over Olympism[J] . Lamartine DaCosta.Journal of the Philosophy of Sport . 200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