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纽下游近坝段不同类型河段的再造床过程及其对航道条件的影响

被引:12
作者
陈立
鲍倩
何娟
吴娱
机构
[1] 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水电学院
关键词
近坝段; 再造床; 低水分汊; 航道;
D O I
10.16233/j.cnki.issn1002-4972.2008.07.019
中图分类号
U612 [规划、勘测、设计与计算];
学科分类号
0824 ;
摘要
枢纽蓄水运用改变了坝下河段的水沙条件,其中径流过程的变化,改变了不同流量级水流的水动力条件和造床能力,输沙量的改变,是引发坝下游河床调整的关键。根据三峡和丹江口下游近坝河段实测资料,分析了相对窄深,低水分汊、两岸约束很强,以及低水分汊、两岸约束很弱等3种类型河段在蓄水以后冲淤调整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冲淤变化对航道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河段相对窄深时,河段冲刷主要为下切;当河段为相对宽浅的低水分汊河段且河岸约束较强时,蓄水以后的冲淤变化主要体现为江心洲滩的冲淤调整、汊道深泓高程差的冲淤调整,并引起主支汊分流比的调整;当河段为较为宽浅的低水分汊河段且河岸约束相对较弱时,则冲刷调整不仅限于分流比的调整,甚至会导致大的分汊格局的调整。无论如何调整,都有可能引起新的航道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09 / 11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河流再造床过程中河型变化的实验研究 [J].
陈立 ;
张俊勇 ;
谢葆玲 .
水利学报, 2003, (07) :42-45+51
[2]   试论下荆江河曲的发育与稳定 [J].
欧阳履泰 .
泥沙研究, 1983, (04) :1-13
[3]  
河流泥沙动力学[M]. - 水利电力出版社 , 张瑞瑾等编著,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