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壤旱地和稻田土壤中有机底物的分解与转化研究

被引:21
作者
李玲
肖和艾
吴金水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旱地土壤; 稻田土壤; 分解与转化; 微生物生物量碳周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3 [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14C标记葡萄糖和稻草为底物,室内培养法研究在相同水分条件下,红壤旱地和稻田土壤中新鲜有机物的分解与转化的差异,以及对土壤原有有机碳矿化的影响。在100 d内葡萄糖14C在旱地和稻田土壤中的累积矿化率分别为49.6%和46.7%,稻草14C为25.2%和21.8%;两种底物对土壤原有有机碳分解产生的"激发效应"和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BC)的影响均以旱地土壤大于稻田土壤。在旱地和稻田土壤中葡萄糖14C转化为土壤BC的最大比率分别为23.5%和21.6%,稻草14C分别为10.4%和11.3%。根据添加14C标记葡萄糖处理中14C标记微生物生物量碳(14C-BC)的变化,得到旱地和稻田土壤BC的周转时间分别为329 d和127 d。这些结果表明在含水量为45%饱和持水量(WHC)条件下,有机底物在旱地土壤中的分解快于稻田土壤,但稻田土壤BC的周转速率快于旱地土壤。
引用
收藏
页码:669 / 67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 [1]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表观周转时间测定方法
    吴金水
    肖和艾
    [J]. 土壤学报, 2004, (03) : 401 - 407
  • [2] 环境因子对农业土壤有机碳分解的影响
    黄耀
    刘世梁
    沈其荣
    宗良纲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6) : 709 - 714
  • [3] 红壤微生物生物量C周转及其研究
    陈国潮
    何振立
    黄昌勇
    [J]. 土壤学报, 2002, (02) : 152 - 160
  • [4] 水分类型对土壤排放的温室气体组成和综合温室效应的影响
    蔡祖聪
    [J]. 土壤学报, 1999, (04) : 484 - 491
  • [5] 旱地和水田有机碳分解速率的探讨与质疑
    黄东迈
    朱培立
    王志明
    余晓鹤
    [J]. 土壤学报, 1998, (04) : 482 - 492
  • [6]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测定方法及其应用[M]. 气象出版社 , 吴金水[等]编著, 2006
  • [7] 土壤学[M]. 农业出版社 , 朱祖祥 主编, 1983
  • [8] 土壤理化分析[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编, 1978
  • [9] Microbial immobilisation and turnover of 13C labelled substrates in two arable soils under field and laboratory conditions
    Perelo, LW
    Munch, JC
    [J]. 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 2005, 37 (12) : 2263 - 2272
  • [10] Seasonal changes of CO 2 , CH 4 and N 2 O fluxes in relation to land-use change in tropical peatlands located in coastal area of South Kalimantan[J] . K. Inubushi,Y. Furukawa,A. Hadi,E. Purnomo,H. Tsuruta.Chemosphere . 200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