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鼠萎缩性胃炎的病理模型

被引:8
作者
李其珍
吴钟高
刘玫
孙迎亮
机构
[1] 山东省海洋药物科学研究所!青岛
[2] 海军青岛疗养院海天制药厂!青岛
关键词
萎缩性胃炎; 造型; 对照组; 自饮; 氨水; 厚度; 粘膜上皮; 氨溶液; 大鼠; 病理模型; 胃粘膜上皮细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32 [医用实验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1001 ;
摘要
<正>有文献报道,存在于胃粘膜的幽门螺旋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分泌的高活性尿素酶,能快速水解胃粘膜上皮细胞间的尿素产生氨,导致胃粘膜上皮细胞周围环境改变,胃粘膜局部乃至整个胃内pH值升高,致H+发生逆扩散.另外,尿素水解产生的局部高浓度氨还直接影响胃粘膜上皮细胞的Na+-K+ATP酶,造成细胞损害,形成胃炎或溃疡.根据上述原理,本文参照文献,复制了一种大鼠萎缩性胃炎的病理模型,并且用胃萎康对该模型进行了实验治疗.
引用
收藏
页码:187 / 188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胃友治疗萎缩性胃炎910例临床报告 [J].
马山 ;
梁方信 ;
王尚瑞 ;
董淑平 ;
尹生广 ;
薛长连 ;
林宗礼 .
中医杂志, 1989, (09) :32-33
[2]   幽门弯曲杆菌的致病机理和血清学检测方法 [J].
项兆英 ;
许国铭 .
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 1988, (04) :221-223
[3]   幽门弯曲菌、胃炎和消化性溃疡 [J].
梅基铭 ;
沈同 .
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 1988, (01) :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