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形象的建构过程——明清萧山湘湖史上的“何御史父子事件”

被引:4
作者
钱杭
机构
[1]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关键词
明清; 萧山湘湖; 烈士形象; 地方意识形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248 [明(1368~1663年)];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湘湖位于浙江萧山县城以西,是一个以蓄水灌溉为主要目的的人工湖。自湘湖成,沿湖9乡居民逐渐形成了一个得失相关的利益共同体。至明中叶,围绕湘湖利益分配的各类社会矛盾发展到尖锐程度。震动朝野的“何御史父子事件”即发生在此时。湘湖水利的维护者为维护“共同体”既有的利益格局,利用各种手段,把本与湘湖水利无直接关系的何舜宾父子“建构”成道德楷模、历史传统的继承人和为维护公意而献身的“烈士”,从而构筑起了湘湖地方意识形态的基础。资料证明,这个逐步累积而成的“烈士”形象,竟然是一批“民间菁英”特意虚构和有意夸张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153 / 172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真实与虚构之间的历史授权——萧山湘湖史上的《英宗敕谕》
    钱杭
    [J]. 史林, 2004, (06) : 78 - 85+124
  • [2] 中国水利发展史.[M].姚汉源;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 [3] 萧山县志.[M].费黑主编;萧山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 [4] 治世余闻.[M].(明)陈洪谟撰;盛冬铃点校;.中华书局.1985,
  • [5] 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M].朱保炯;谢沛霖编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