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参与治理到合作治理:我国环境治理模式的转型

被引:23
作者
俞海山
机构
[1] 浙江外国语学院科研处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参与治理; 合作治理; 环境保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参与治理与合作治理在主体的平等性、功能性、或缺性等方面截然不同。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的时代,从参与治理模式转向合作治理模式是大势所趋。然而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环境保护与治理模式总体上仍然是政府主导、公众参与,即参与治理模式。由于环境的公共物品性质、环境问题的复杂性以及环境行为的外部性,环境保护领域特别适合也特别应当合作治理,即由政府、公众、企业、环保组织等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共同治理。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合作治理的中国适用性及限度 [J].
王辉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28 (06) :11-20
[2]   论政府行为模式从控制向引导的转变 [J].
张康之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12, (02) :22-29
[3]   对“参与治理”理论的质疑 [J].
张康之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7, (01) :83-89
[4]  
被围困的社会.[M].(英) 鲍曼; 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5]  
公民治理.[M].(美) 博克斯;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6]  
新资本主义.[M].(美)W.E.哈拉尔(WilliamE.Halal)著;冯韵文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7]  
自组织的宇宙观.[M].(美)詹奇(Jantsch;Erich)著;曾国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8]  
From Responsiveness to Collaboration: Governance; Citizens; and the Next Generation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J].EranVigoda.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2003,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