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血瘀证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38
作者
毛以林
袁肇凯
黄献平
卢芳国
谭光波
胡志希
机构
[1] 湖南中医学院中医诊断学国家重点学科,湖南中医学院中医诊断学国家重点学科,湖南中医学院中医诊断学国家重点学科,湖南中医学院中医诊断学国家重点学科,湖南中医学院中医诊断学国家重点学科,湖南中医学院中医诊断学国家重点学科长沙,长沙,长沙,长沙,长沙,长沙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I/D基因多态性; 血管紧张素Ⅱ; 内皮素; 一氧化氮; 冠心病;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59 [现代医学内科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506 ;
摘要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ngiotensinconvertingenzyme ,ACE)基因插入 /缺失 (insertion/deletion ,I/D)多态性与冠心病血瘀证的关系。方法用PCR法检测 4 8例血瘀证和 5 2例非血瘀证冠心病患者及 5 4名健康人的ACE基因型 ,同时检测内皮素 (endothelins ,ET)、血管紧张素Ⅱ (angiotensinⅡ ,AgⅡ )、一氧化氮 (nitrogenmonoxide ,NO)值。 结果冠心病血瘀证组ACEDD基因型及D等位基因频率高于非血瘀证组和健康对照组 (P <0 0 1)。ET/NO冠心病血瘀证组明显升高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 0 1)。ET、AgⅡ冠心病血瘀证组明显高于非血瘀证组和健康对照组 (P <0 0 5 ,P <0 0 1)。ET/NO、AgⅡ各组DD型均高于II型和ID型 ,其中以冠心病血瘀证组DD型为最高 ,与其他两组比较AgⅡ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P <0 0 1)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ET/NO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DD型ACE基因可能为冠心病血瘀证发病的易感基因
引用
收藏
页码:776 / 78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冠心病血瘀证证候本质研究最新进展 [J].
毛以林 ;
袁肇凯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2, (10) :77-79
[2]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管紧张素基因插入和(或)缺失多态性与血清血管紧张素活性水平的关系 [J].
冀秋娣 ;
李文煜 ;
杨彤 ;
姚朱华 ;
张桂玲 .
天津医药, 2000, (06) :328-330
[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多态性与内皮功能的研究 [J].
徐秀英 ;
叶珏 ;
杜凤和 ;
张剑峰 ;
惠汝太 .
心脏杂志, 2000, (02) :84-86
[4]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缺失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病变 [J].
赖玉琼 ;
熊华峰 ;
胡晖 ;
崔金环 ;
方征 ;
刘晓松 ;
杨希立 ;
李健民 ;
刘鹤龄 ;
何铭熙 .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1999, (10) :452-455
[5]   调节肽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医辨证的关系 [J].
黄惠勇,朱文锋,李冰星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6, (08) :474-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