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茶岭金、镍、铁矿床形成的构造岩浆作用

被引:6
作者
任文清
周鼎武
机构
[1] 西北大学地质系!西安,710069
关键词
金、镍、铁矿床; 构造岩浆作用; 超基性岩体; 同位素年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5 [贵重金属];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煎茶岭超基性岩体沿区域性F大断裂侵位后,在后期构造岩浆作用下,发生了强烈的变形变质作用,形成了煎茶岭金、镍、铁矿床。超基性岩体所处的特殊大地构造位置及岩体本身的含矿性是矿床形成的必要条件。总结了构造岩浆作用与成矿的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陕西勉略宁三角区基本地质组成及演化 [J].
王根宝,崔继岗,张升全,岳康茂 .
西北地质科学, 1996, (02) :11-17
[2]   煎茶岭地区同位素地质年龄数据及其地质意义 [J].
庞春勇 ;
陈民扬 .
矿产与地质, 1993, (05) :354-360
[3]  
韧性剪切带与成矿.[M].何绍勋等著;.地质出版社.1996,
[4]  
火成岩微量元素岩石学.[M].李昌年编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