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综合治疗阴类证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8
作者
裴建 [1 ]
宋毅 [1 ]
方邦江 [1 ]
袁灿兴 [1 ]
魏江磊 [2 ]
董强 [3 ]
汪昕 [4 ]
汪涛 [5 ]
黄燕 [6 ]
机构
[1]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2]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3]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4]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5]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6] 广东省中医院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中风; 中西医结合疗法; 随机对照试验; 多中心;
D O I
10.16305/j.1007-1334.2010.04.031
中图分类号
R743 [脑血管疾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综合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疗效,优选体现中医药干预特色的疗效评价指标,探索缺血性中风的疗效评价体系的多维模式。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中央随机、平行对照的试验设计,将136例患者分别用中西医综合方案(试验组,76例)和西药加中药安慰剂(对照组,60例)治疗,观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中风量表(NIHSS)和中医症征积分表(SSTCM)积分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治疗21天后NIHSS总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14、21、60和90天,两组SSTCM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案比单纯西药治疗更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和中风相关不适症状体征;用NIHSS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时间节点出现在治疗后21天,而用SSTCM则提前到治疗后14天,说明SSTCM更能显示中医药的独特疗效优势。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中风病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评价研究与应用进展 [J].
惠建荣 ;
裴建 ;
宋毅 ;
傅勤慧 ;
惠建萍 .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 23 (04) :85-88
[2]   针刺干预缺血性中风病证候动态化及相关研究 [J].
宋毅 ;
裴建 ;
刘志丹 ;
李海燕 ;
蔡业峰 ;
郭建文 ;
黄燕 .
中西医结合学报, 2009, 7 (04) :334-341
[3]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阴阳类证中医证候特点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J].
尤劲松 ;
黄燕 ;
蔡业峰 ;
郭建文 ;
梁伟雄 ;
黄培新 ;
刘茂才 .
中西医结合学报, 2008, (04) :346-351
[4]   急性脑出血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研究 [J].
黄培新 ;
黄燕 ;
卢明 ;
杜宝新 ;
梁伟雄 ;
欧爱华 ;
蔡业峰 ;
郭建文 ;
奚肇庆 ;
陈眉 ;
董少龙 ;
陆晖 ;
李军 ;
东贵荣 ;
李海聪 ;
赵建军 ;
刘茂才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6, (07) :590-593
[5]   中风病疗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研究 [J].
赖世隆 ;
郭新峰 ;
梁伟雄 ;
温泽淮 ;
王奇 ;
老膺荣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4, (03) :197-201
[6]  
Stroke in China: epidemiology,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J] . Ming Liu,Bo Wu,Wen-Zhi Wang,Li-Ming Lee,Shi-Hong Zhang,Ling-Zhi Kong.Lancet Neurology . 2007 (5)
[7]   Meta-analysi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for ischemic stroke [J].
Wu, Bo ;
Liu, Ming ;
Liu, Hua ;
Li, Wei ;
Tan, Song ;
Zhang, Shihong ;
Fang, Yuan .
STROKE, 2007, 38 (06) :1973-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