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科技进步”的度量

被引:13
作者
周方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生产要素; 资本; 劳动生产率; 生产资源; 产出弹性;
D O I
10.13653/j.cnki.jqte.1997.10.006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正> 我曾撰文主张采用劳动生产率(人均产出)的增长来度量“科技进步”[1],[2],[3]。采用劳动生产率这个人类劳动生产力指标的增长来衡量“科技进步”,固然是未尝不可,无可厚非,然而毕竟是不完善的,存在着某些缺点,因而是不很合适的。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生产率、投资及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关系 [J].
朱运法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1997, (08) :3-8
[2]   利用投入产出表直接计算资本产出弹性系数和劳动产出弹性系数 [J].
周方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1997, (02) :39-40
[3]   “科技进步”及其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测算方法 [J].
周方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1997, (01) :36-40
[4]   关于“规模收益不变”之假定及生产要素产出弹性系数的测算 [J].
周方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1995, (06) :40-50
[5]   广义技术进步与产出增长因素分解——对“Solow余值法”的反思 [J].
周方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1994, (08) :34-4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