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耕作措施对黑土坡耕地土壤侵蚀的影响

被引:29
作者
宋玥
张忠学
机构
[1] 东北农业大学水利与建筑学院
关键词
坡耕地; 人工降雨; 耕作措施; 土壤侵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42 [];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针对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区土壤流失情况,在坡耕地径流小区通过野外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不同降雨强度、不同耕作措施下降雨产沙产流特征和过程。试验结果表明:降雨强度越大,对地表径流量和侵蚀量的影响越大,即雨强与径流量和泥沙量呈正相关,各种耕作措施的土壤流失顺序是顺坡垄裸地>横坡垄裸地>等高种植地>深松地>秸杆覆盖地>垄向区田地,植被覆盖地能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垄向区田地是这几种耕作措施中减少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6+25 +2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区坡耕地水分入渗、径流和土壤侵蚀量试验研究.[D].王贵作.东北农业大学.2006, 02
[2]   我国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及对策 [J].
秦天枝 .
生态经济, 2009, (10) :163-169
[3]   不同耕作方式和雨强对紫色土坡耕地降雨有效性的影响 [J].
林超文 ;
庞良玉 ;
陈一兵 ;
涂仕华 ;
李浩 .
生态环境, 2008, (03) :1257-1261
[4]   东北黑土水土流失研究概述 [J].
王睿坚 ;
张志丹 .
农业与技术, 2006, (06) :106-108
[5]   东北黑土区坡耕地水土流失及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J].
杨文文 ;
张学培 ;
王洪英 ;
不详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5, (05) :236-240
[6]   耕作措施对产流作用的研究 [J].
郑子成 ;
吴发启 ;
何淑勤 .
土壤, 2004, (03) :327-330
[7]   试论黑龙江省的水土流失 [J].
尹喜霖 ;
单广杰 ;
柏钰春 ;
郑春晓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3, (04) :115-120
[8]   耕作技术措施 [J].
苗慧英 .
现代农村科技, 2001, (07) :37-37
[9]   水土保持耕作法的研究 [J].
石可鸣 ;
石长金 .
中国水土保持, 1985, (05) :5-7
[10]  
坡耕地水土保持理论与技术研究.[M].魏永霞; 张忠学; 赵雨森; 编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