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政党与公民社会间的双向赋权

被引:13
作者
高奇琦
机构
[1] 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所
关键词
政党; 公民社会; 中国共产党; 双向赋权; 党社协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05 [政党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1 ;
摘要
政党与公民社会的关系可分为一元关系与二元关系。一元关系可具体分为政党优位关系和公民社会优位关系,而二元关系又可分为温和二元关系和极化二元关系。从规范意义上讲,在这四种关系中,笔者最倾向温和二元关系。温和二元关系的实质是实现政党与公民社会的双向赋权。双向赋权指向到政党与公民社会的合法性问题。哈贝马斯的"重建的合法性"概念实质便是本文所论及的双向赋权,即构建一个政党与公民社会之间的交往共同体,政党与公民社团都可以自由而平等的介入其中,通过论辩和协商达成双方的合意与共识。在中国,这种相互赋权的重要推进途径便是党社协商。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43+258 +258-261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试论欧洲政治中政党与公民社会的相互转化趋势 [J].
高奇琦 .
社会主义研究, 2010, (05) :140-144
[2]   西方协商民主理论中政党因素的缺位及其修正 [J].
高奇琦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0, (02) :135-143
[3]   英国工党与工会关系的起源和早期发展述论 [J].
李华锋 .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05) :20-26
[4]   赋权:走出后农业税时代新困境的政治学探讨 [J].
张紧跟 ;
黎丽意 .
岭南学刊, 2007, (02) :24-27
[5]   欧洲移民问题的形成与欧洲极右翼政党的崛起 [J].
宋全成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06) :92-99
[6]   伤残农民工:无法被赋权的群体 [J].
郑广怀 .
社会学研究, 2005, (03) :99-118+243
[7]   赋权管理及其纠偏机制 [J].
张百章 .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3) :31-33
[8]   对行政许可是“赋权”行为的质疑──关于享有与行使权利的一点法理思考 [J].
郭道晖 .
法学, 1997, (11) :6-9
[9]   英国工党与工会的特殊关系 [J].
刘建飞 .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1996, (04) :65-66
[10]  
在事实与规范之间[M]. 三联书店 , (德)哈贝马斯(JurgenHabermas)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