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流化床辐射传热模型

被引:11
作者
程乐鸣
骆仲泱
倪明江
岑可法
机构
[1] 浙江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
[2] 浙江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 浙江杭州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传热模型; 辐射换热系数;
D O I
10.13334/j.0258-8013.pcsee.2001.09.021
中图分类号
TK124 [传热学];
学科分类号
080701 ;
摘要
循环流化床中 ,炉膛壁面与床中的传热源自辐射 ,颗粒相对流和气相对流 3部分。有关固体颗粒相传热系数的计算 ,研究人员主要提出了单颗颗粒模型 ,颗粒团更新模型和连续膜模型。但关于辐射传热系数的计算则比较简单 ,在这些模型中 ,有关辐射传热部分均采用经验或半经验公式 ,在辐射传热机理上探索尚欠不足。文中根据循环流化床密相区和稀相区的特性 ,分析其中的传热特点 ,特别是对循环流化床稀相区部分的颗粒团对壁面的传热系数计算采用辐射双通量模型进行分析 ,从传热机理上建立了完整的循环流化床辐射传热模型 ,有助于了解循环流化床锅炉中的辐射传热机理和规律。模型计算结果与某电厂 16 5MWe循环流化床锅炉相应工况条件下的实际运行数据相比 ,符合较好。
引用
收藏
页码:100 / 10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传热研究 [J].
程乐鸣 .
动力工程, 2000, (02) :2-6+25
[2]   循环流化床膜式壁传热试验与模型 [J].
程乐鸣 ;
骆仲泱 ;
李绚天 ;
倪明江 ;
岑可法 .
工程热物理学报, 1998, (04) :514-518
[3]   循环流化床传热综述(试验部分) [J].
程乐鸣 ;
骆仲泱 ;
倪明江 ;
王勤辉 ;
方梦祥 ;
岑可法 .
动力工程, 1998, (02) :21-35+65+80
[4]   循环流化床传热综述(数学模型) [J].
程乐鸣 ;
骆仲泱 ;
倪明江 ;
李绚天 ;
周劲松 ;
岑可法 .
动力工程, 1998, (01) :25-34+86
[5]   压力循环流化床中的传热研究 [J].
程乐鸣,岑可法,倪明江,骆仲泱 .
工程热物理学报, 1996, (04) :492-496
[6]   循环床非流化下料管内竖管传热的试验研究 [J].
刘景源,张虹,还博文,田子平,王博,潘刚 .
动力工程, 1995, (04) :27-31+61
[7]  
循环流化床床层与垂直表面间的传热特性及其强化[J]. 白丁荣,金涌,俞芷青,曹春社.化工机械. 1993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