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进行农用地分等的可行性研究——以龙海市为例

被引:7
作者
范胜龙
黄炎和
机构
[1] 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农用地分等; 分等因素; 分等间距;
D O I
10.13708/j.cnki.cn11-2640.2003.02.009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以龙海市为例,对该市110个样点实地调查各分等因素的属性。对其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的差异性和分等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有机质含量、排水条件和耕层厚度等三个因素的得分值产生了显著的变化而其他因素变化不明显。分等结果表明普查与现状数据的分等结果有较大差距,为保证分等结果的准确性和现势性,建议不能对所有因素都采用第二次土壤普查的数据进行分等,对有机质含量、排水条件和水田耕层厚度应采用现状调查的数据进行分等。同时认为在南方光温生产潜力指数较高的地区以50分为分等间距分等不尽合理。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中国农用土地等级评价研究进展
    高向军
    马仁会
    [J]. 农业工程学报, 2002, (01) : 165 - 168+2
  • [2] 土地资源与利用规划.[M].邢世和编著;.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
  • [3] 土地评价的理论与实践.[M].傅伯杰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 [4] 土地资源学.[M].林培主编;.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1,
  • [5] 土地资源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M].李孝芳主编;.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