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气储层异常压力的成因机理及受控因素

被引:26
作者
吴永平
李仲东
王允诚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
关键词
煤层气; 异常压力; 成压机理;
D O I
10.13225/j.cnki.jccs.2006.04.015
中图分类号
P618.11 [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煤层气储层压力的内部和外部成因分析的基础上,重点从生烃条件、保存及封盖条件、水动力条件3方面分析了煤储层异常压力的形成机理及控制因素.根据沁水盆地煤炭开采阶段收集的大量地层压力资料,研究了影响该地区煤层气储层异常压力的主要控制因素及其时空匹配,分析了压力封闭和泄露的地质条件,重点对沁水盆地的异常压力的成压机理进行了探讨,得出造成沁水地区异常低压的主要原因是生烃作用停止以及构造抬升造成煤层气大量逸散.
引用
收藏
页码:475 / 47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我国煤层气储层异常压力的成因分析 [J].
李仲东 ;
周文 ;
吴永平 .
矿物岩石, 2004, (04) :87-92
[2]   中国煤储层压力特征 [J].
钟玲文 .
天然气工业, 2003, (05) :132-134
[3]   沁水煤田煤储层压力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J].
张培河 .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2, (06) :31-32
[4]   潞安矿区煤储层压力低的原因分析 [J].
李国富 ;
雷崇利 .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2, (04) :30-32
[5]   煤层气储层异常高压的形成机制 [J].
苏现波 ;
张丽萍 .
天然气工业, 2002, (04) :15-18+11
[6]   试论我国煤层气的基本储层特点及开发策略 [J].
张群 ;
冯三利 ;
杨锡禄 .
煤炭学报, 2001, (03) :230-235
[7]   华北部分矿区煤储层压力研究 [J].
张延庆 ;
唐书恒 .
地球学报, 2001, (02) :165-168
[8]   济阳盆地沉积型异常高压带及深部油气资源的研究 [J].
彭大钧 ;
李仲东 ;
刘兴材 ;
帅德福 ;
杨瑞祺 .
石油学报, 1988, (03) :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