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大豆叶部性状变异性及其与产量关系的初步探讨

被引:2
作者
李星华
蒋惠兰
丁发武
郝欣先
机构
[1]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叶部性状; 品种(系); 生育时期; 初步探讨; 全生育期; 末花期; 鼓粒期; 生育阶段; 豆粒充实期; 大豆品种; 比叶重; 光合速率; 光合强度; 变异性;
D O I
10.14083/j.issn.1001-4942.1987.01.003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叶是光合作用的器官,在产量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内外育种工作者和生理工作者合作,探讨高光效育种的可能性.对小麦、水稻等作物叶部性状的研究表明,在品种(系)间存在着显著差异,而且这些差异又是相对稳定的.这些研究成果为作物的高光效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国内,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不同大豆品种叶部性状与其他性状相关性分析 [J].
杨庆凯 ;
武天龙 .
中国油料, 1985, (03) :27-29
[2]   玉米主要光合性状与产量的关系及遗传效应分析 [J].
韩庚辰 .
作物学报, 1982, (04) :237-244
[3]   大豆光合生理生态的研究 第1报大豆比叶重的变异性 [J].
苗以农 ;
殷爱武 ;
李春荣 ;
杨文杰 ;
张绍纲 .
大豆科学, 1982, (01) :61-68
[4]   小麦光合速率和光呼吸与产量性状的关系 [J].
刘祚昌 ;
赖世登 ;
余彦波 ;
安庆坤 .
中国农业科学, 1980, (03) :11-15
[5]   大豆叶面积、净光合生产率与产量的相关性 [J].
张荣贵 ;
宋宇 .
中国农业科学, 1979, (02) :40-46
[6]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 山东农学院,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