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绿色空间梯度分析及适应性管理研究

被引:6
作者
孙海清
许学工
机构
[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绿色空间; 梯度分析; 适应性管理; 北京市;
D O I
10.13209/j.0479-8023.2008.098
中图分类号
TU-023 [建筑环境理论];
学科分类号
081304 ;
摘要
从"绿色空间"这一城市发展中人与自然统筹的切入点入手,从土地利用类型的角度界定绿色空间,应用GIS手段提取北京市1996年和2004年土地利用现状图的绿色空间要素,进行样带和梯次环的梯度分析,探索北京市绿色空间的格局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首都绿色空间变化率最大处是近郊区,减少的区域与道路的分布有很好的相关关系。面对绿色空间变化的不确定性及不确定性问题决策的难度,探讨引入适应性管理对策,包括发展理念的更新及科学合理的规划,以缓和北京市激烈的用地之争。
引用
收藏
页码:632 / 63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管理城市成长:精明增长理论及对中国的启示 [J].
诸大建 ;
刘冬华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4) :22-28
[2]   半干旱地区农业资源的复合经营模式及生态经济耦合效应研究 [J].
刘兴元 ;
王锁民 ;
郭正刚 .
自然资源学报, 2004, (05) :624-631
[3]   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体系架构及优化对策 [J].
周婕 ;
李海军 .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4, (02) :149-152
[4]   对建立土地使用相容性管理规范体系的思考 [J].
司马晓 ;
邹兵 .
城市规划汇刊, 2003, (04) :23-29+95
[5]   农牧物流系统模式的优化 [J].
冷志杰 .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3, (02) :153-155
[6]   国外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中的绿色思考 [J].
陈爽 ;
张皓 .
规划师, 2003, (04) :71-74
[7]   规划的本质与土地利用规划多维思考 [J].
王万茂 .
中国土地科学, 2002, (01) :4-6
[8]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系统分析 [J].
摆万奇 ;
赵士洞 .
资源科学, 2001, (03) :39-41
[9]   我国现阶段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的宏观分析 [J].
李平 ;
李秀彬 ;
刘学军 .
地理研究, 2001, (02) :129-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