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4 条
草地畜牧业系统:要素、结构和功能
被引:15
作者:
周道玮
钟荣珍
孙海霞
刘华伟
王敏玲
余苗
李光棣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草地;
畜牧业;
系统;
草食动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6.3 [畜牧业、饲养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草地饲草生产联系牲畜生产组成一个紧密的整体,形成草地畜牧业系统,能量和营养在土壤-饲草-牲畜间转移流动,形成结构,并输出牲畜生产成为系统功能。草地畜牧业系统具有系统的一般特征: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功能性、动态性;同时,又有独特的特征,即半自然半人工性,自然性主要表现为饲草生产是一个受土壤、气候决定的自然过程,人工性主要表现为牲畜放牧生产和饲养生产是一个有人工作用的过程。草地畜牧业系统各要素具有复杂的影响因子,并构筑成子系统,子系统的数量关系决定主系统的功能。定义草地畜牧业系统,并将各要素及其子系统纳入到统一的草地畜牧业系统有助于综合理解草地管理及其牲畜生产,有助于从系统层次进行思考,而不是纠缠于特定类型、性质、组成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或相互作用等细节。中国年用饲草料7亿t,生产2000万t牲畜,饲草转化率仅为2%~3%,系统效率非常低,发展有粮草地畜牧业对于促进北方草地畜牧业系统效率、保护草地具有根本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07 / 213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