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8 条
黄河流域县域碳排放的时空格局演变及空间效应机制
被引:78
作者:
莫惠斌
王少剑
机构:
[1]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东省城市化与地理环境空间模拟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碳排放;
黄河流域;
空间马尔科夫链;
空间面板模型;
D O I:
10.13249/j.cnki.sgs.2021.08.003
中图分类号:
F124.5 [资源开发与利用];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106 ;
083305 ;
1204 ;
摘要:
利用空间面板模型、空间自相关分析和以区域背景与最近邻状况为空间滞后的空间马尔科夫链对2000—2017年黄河流域县域碳排放时空格局与空间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 2000年以来黄河流域碳排放量激增,由山东全域和陕甘宁蒙交界的高值区向外圈层与轴向扩张,形成东高西低碳排放格局;(2)存在"俱乐部趋同"现象,高碳排放县集聚于山东全域和陕甘宁蒙交界,低碳排放县集聚于西南部;2000年与2017年对比发现县域碳排放类型稳定性强,较高碳排放变为较低碳排放的县集中在东南部区域,而相反方向转变的县集中在内蒙古;(3)高碳溢出效应与低碳锁定效应是塑造时空格局的重要作用力,前者作用力更强;区域背景增强了"俱乐部趋同"与被包围异常值趋同,作用力强于最近邻状况,不显著区域内碳排放类型转变概率提高。(4)空间面板模型结果显示年轻人口结构、大经济规模、二产为主产业结构、高生活水平和高公共支出促进了碳排放量增加与空间效应作用,其中经济规模与产业结构是重要驱动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324 / 1335
页数:12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