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面实际蒸散研究

被引:22
作者
邱新法
曾燕
刘昌明
机构
[1]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南京
[4] 南京气象学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系
[5] 南京
[6] 北京
关键词
可能蒸散; 实际蒸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33.2 [暴雨洪涝的分析与计算];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从能量平衡方程和热传导方程出发,引进"相对蒸散"和"相对干燥力",建立了用常规气象资料估算实际蒸散的理论模式。该模式避免了计算实际蒸散需首先计算可能蒸散这一过程,从而解决了由于采用不同的"可能蒸散"估算方法带来的误差。利用近30年的水文、气象等资料,在全国选择了九个有代表性的流域。对流域年实际蒸散量的模拟结果显示,除黄河流域部分年份外,可以将陆面年实际蒸散量的估算误差控制在10%以内。
引用
收藏
页码:118 / 12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华北地区水循环与水资源安全:问题与挑战 [J].
夏军 .
地理科学进展, 2002, (06) :517-526
[2]   用Priestley-Taylor模式计算棉田实际蒸散量的研究 [J].
刘绍民 .
应用气象学报, 1998, (01) :89-94
[3]   农田蒸散双层模型及其在干旱遥感监测中的应用 [J].
隋洪智 ;
田国良 ;
李付琴 .
遥感学报, 1997, (03) :220-224
[4]   参照腾发量的新定义及计算方法对比 [J].
刘钰 ;
蔡林根 .
水利学报, 1997, (06) :28-34
[5]   阿克苏地区陆面蒸发的数值研究 [J].
沈卫明 ;
姚德良 ;
李家春 .
地理学报, 1993, (05) :457-467
[6]   土壤-大气系统中蒸发过程的数值模拟 [J].
王建平 ;
傅抱璞 .
气象学报, 1992, (03) :327-334
[7]   干旱缺水条件下麦田蒸散量的计算方法 [J].
康绍忠 ;
熊运章 .
地理学报, 1990, (04) :475-483
[8]  
A complementary relationship approach for evaporation from nonsaturated surfaces .2 Granger R J. Journal of Hydrology .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