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区间产业内贸易与产业结构同构分析

被引:27
作者
张卓颖 [1 ,2 ]
石敏俊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 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产业结构同构; 产业内贸易; 区域间投入产出分析; China-IRIO 2002; 区域经济一体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727 [地区贸易经济];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2 ; 120202 ; 0202 ; 020202 ;
摘要
基于2002年中国省区间投入产出模型,从产业内贸易角度重新审视产业结构同构问题。研究表明,中国制造业存在着一定的产业结构同构现象,但空间上不均衡。华东沿海地区存在着大类层面的产业内贸易和中小分类的产业间贸易,使得江浙沪之间形成了密切的产业关联,因此不能仅以产业结构同构程度来判断产业地域分工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基于大类产业层次的产业结构同构分析可能会高估产业结构同构程度,在中小类产业层次判断区域间产业结构同构会得到更符合现实的结论。产业内贸易已成为中国省区间贸易联系的重要形式。各省区制造业在产业链中的分工不同、相似的需求偏好和产品差异化竞争是促进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因素。产业内贸易既可以在产业结构相似的省份之间发生,也存在于产业结构差异明显的省份之间。如果区域之间存在着活跃的产业内贸易,产业结构同构不一定阻碍区域经济一体化。
引用
收藏
页码:732 / 74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经济转型与中国省区产业结构趋同研究 [J].
贺灿飞 ;
刘作丽 ;
王亮 .
地理学报, 2008, (08) :807-819
[2]   长三角省际贸易强度与制造业同构的关系分析 [J].
王志华 ;
陈圻 .
产业经济研究, 2007, (01) :45-50
[3]   产业趋同:地方官员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J].
张晔 ;
刘志彪 .
经济学家, 2005, (06) :63-68
[4]   我国高技术产业同构性与集聚的实证分析 [J].
蒋金荷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5, (12) :91-97+149
[5]   地方保护主义对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理论与实证分析 [J].
胡向婷 ;
张璐 .
经济研究, 2005, (02) :102-112
[6]   长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同构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J].
鲍华俊 ;
徐青 ;
王德全 .
经济论坛, 2004, (23) :20-21
[7]   长三角产业同构之我见 [J].
朱同丹 .
江南论坛, 2003, (12) :11-12
[8]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产业结构的比较分析 [J].
唐立国 .
上海经济研究, 2002, (09) :50-56
[9]   产业结构趋同的度量及合意与非合意性 [J].
陈耀 .
中国工业经济, 1998, (04) :37-43
[10]   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两种价值判断及其界定标准 [J].
王书芳 .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1997, (03) :4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