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外来少数民族文化适应的三层面分析模式——以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员工为例

被引:19
作者
陈晓毅
机构
[1] 广东省民族研究所广东广州
关键词
文化适应; 都市外来少数民族; 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 三层面分析模式;
D O I
10.13965/j.cnki.gzmzyj10026959.2005.05.022
中图分类号
G127 [地方文化与文化事业];
学科分类号
060107 ; 060207 ;
摘要
本文在田野调查资料的基础上,描述了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的少数民族员工在物质维度、制度维度和精神维度的文化适应状况,提出了适用于文化适应研究领域的三维分析模式。文章认为,在面对纷繁复杂的文化适应现象时,三维分析模式能为研究者提供一个层次分明的观察基点。
引用
收藏
页码:107 / 11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深圳——南海边新兴的多民族城市 [J].
李燕晨 .
中国民族, 2004, (10) :10-12
[2]   跨文化适应影响因素研究述评 [J].
陈慧 ;
车宏生 ;
朱敏 .
心理科学进展, 2003, (06) :704-710
[3]   “打工族”与壮族文化变迁——以田林那善屯为例 [J].
李富强 .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02) :87-91
[4]   窗口──深圳华侨城民族团结纪事 [J].
铁木尔 ;
李小林 ;
王红文 ;
李云昌 ;
杨超 .
民族团结, 1999, (06) :31-48
[5]  
北京“新疆街”食品文化的时空过程[A]. 庄孔韶.城市中的少数民族[C]. 2001
[6]  
城乡良性互动战略[M]. 商务印书馆 , 赵勇著, 2004
[7]  
无父无夫的国度?[M]. 光明日报出版社 , 周华山著, 2001
[8]  
吴文藻人类学社会学研究文集[M]. 民族出版社 , 吴文藻著,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