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物微界面吸附模型的分形修正——朗格缪尔(Langmuir)、弗伦德利希(Freundlich)和表面络合模型

被引:29
作者
赵旭
王毅力
郭瑾珑
韩海荣
解明曙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学科
[2]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3] 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学科 北京 
[4] 北京 
关键词
分形修正; 微界面吸附; 吸附模型(朗格缪尔、弗伦德利希、表面络合模型);
D O I
10.13671/j.hjkxxb.2005.01.009
中图分类号
X13 [环境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运用分形理论修正了颗粒物微界面吸附模型,建立了朗格缪尔(Langmuir)、弗伦德利希(Freundlich)和表面络合模型的分形吸附等温线方程式.其中,朗格缪尔(Langmuir)吸附等温线的分形表达式为:Γ=ΓmC1 me),指数m与颗粒物表面分维Ds的关系如下:m∝e (bm+C1 maDs 2-10;表面络合模型的分形表达式为:Γ=ΓmC(n x)e (b(x n)+C(n x)0∝rDs-2e),而且lgb=lg(ka kb)+pH,指数x n与颗粒物表面分维Ds的关系如下:x n∝aDs 2-10;相应的弗伦德利希(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的分形形式分别为:Γ=(Γm bm)C1 me,Γ=(Γm b(x n))C(n x)e.0∝rDs-2通过对文献中的数据的模拟初步讨论了分形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它们具有更接近于实际的描述微界面吸附过程的能力,通过lg(x n)=lgk′+(Ds-2)lgr0计算出土壤颗粒和尾矿砂颗粒的表面分形维数分别为2 42和2 72.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5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环境纳米污染物与微界面水质过程 [J].
汤鸿霄 .
环境科学学报, 2003, (02) :146-155
[2]   不同染料化合物在河流底泥上的吸附规律 [J].
刘兴民 ;
刘瑞霞 ;
汤鸿霄 ;
苏永渤 .
环境科学, 2002, (01) :45-49
[3]   尾矿砂颗粒表面特征与吸附作用的研究——Ⅰ.尾矿砂颗粒的表征 [J].
栾兆坤 ;
汤鸿霄 .
环境化学, 1993, (05) :347-355
[4]  
Mass; surface; and fragmentation fractal dimensions of soil fragments produced by tillage.[J].D. Giménez;R.R. Allmaras;D.R. Huggins;E.A. Nater.Geoderma.1998, 3
[5]  
物理化学.[M].韩德刚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6]  
胶体与界面化学.[M].陈宗淇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7]  
当代给水与废水处理原理.[M].许保玖;龙腾锐[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8]  
分形-岩石力学导论.[M].谢和平著;.科学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