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源区森林旅游生态承载力研究

被引:8
作者
李建华 [1 ]
佘济云 [2 ]
陈端吕 [3 ]
机构
[1] 怀化学院工商管理系
[2]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3] 湖南文理学院
关键词
森林旅游资源; 生态承载力; 综合评价; 功能分区; 武陵源区;
D O I
10.14067/j.cnki.1673-923x.2009.04.041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以张家界市武陵源区为研究对象,以系统科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学为指导,利用"十五"二类资源清查数据、环境公报数据及实地调查数据为基础数据,采用数学模型方法,以森林旅游资源子系统供需差量作为生态承载力的量化指标,以区内各乡镇(国有林场)为评价单元,进行森林旅游的生态承载力分析和功能分区.结果表明:武陵源区的可持续承载指数的区间为[0.311,0.445],区内的张家界林场、索溪峪镇、索溪峪林场、天子山镇、中湖乡及军地办的承载指数分别为:0.363、0.361、0.353、0.351、0.337和0.322,都处于可持续承载状态,协合乡的承载指数为0.303,处于不可持续承载状态.武陵源区通过强化森林旅游资源经营,改善景观质量,以小流域为控制单元的景观配置,生态承载力具有提高的空间.
引用
收藏
页码:158 / 16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旅游黄金周景区拥挤度与游客体验影响因素研究.[D].张丽.广西师范大学.2008, 09
[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乡村旅游地社区参与状况评价——以北京市平谷区黄松峪乡雕窝村为例 [J].
汪芳 ;
郝小斐 .
旅游学刊, 2008, (08) :52-57
[3]   草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新方向——生态承载力 [J].
邓波 ;
洪绂曾 ;
高洪文 .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3, (05) :507-512+516
[4]   森林旅游资源的分级 [J].
吴楚材 .
中南林学院学报, 2003, (02) :33-38
[6]   环渤海地区区域承载力研究 [J].
毛汉英 ;
余丹林 .
地理学报, 2001, (03) :363-371
[7]  
中国森林旅游学.[M].董智勇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8]  
可持续发展理论探索.[M].高吉喜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9]  
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S].丁文魁;吴楚材;李功阳;马建章;张启翔..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