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水域悬沙浓度时空变化与泥沙再悬浮

被引:85
作者
陈沈良
张国安
杨世伦
虞志英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悬沙浓度; 时空变化; 泥沙再悬浮; 长江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43.5 [河口、三角洲];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根据近年来长江河口及其邻近水域8个测站1年的表层悬沙浓度逐日观测资料,并结合水动力状况,对悬沙浓度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长江口自徐六泾以下悬沙浓度不断增高,并呈现口内夏高冬低,而口外冬高夏低,且量值为口外大于口内,杭州湾大于长江口。表明长江入海泥沙在海洋动力作用下强烈再悬浮;悬沙浓度在时间上呈现明显的大小潮周期和季节性变化。进一步分析认为,海洋动力(风浪和潮流) 是泥沙再悬浮的主导因素,制约悬沙浓度的年内变化,其中潮流控制悬沙浓度的大小潮周期变化,风浪引起悬沙浓度的季节性变化,河流径流和海洋动力的对比制约悬沙浓度的空间分布。
引用
收藏
页码:260 / 26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一期工程前后泥沙运动特性初步分析 [J].
张国安 ;
虞志英 ;
何青 ;
包四林 ;
金镠 .
泥沙研究, 2003, (06) :31-38
[2]   长江口南汇咀近岸水域泥沙输移途径 [J].
陈吉余 ;
陈沈良 ;
丁平兴 ;
杨世伦 ;
不详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01, (02) :166-172
[3]   杭州湾口悬沙浓度变化与模拟 [J].
陈沈良 ;
谷国传 .
泥沙研究, 2000, (05) :45-50
[4]   长江河口拦门沙河床淤积和泥沙再悬浮过程 [J].
李九发 ;
何青 ;
张琛 .
海洋与湖沼, 2000, (01) :101-109
[5]   径流与潮流对长江口泥沙输运的影响 [J].
周济福 ;
王涛 ;
李家春 ;
刘青泉 .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1999, (01) :92-102
[6]  
PRELIMINARY STUDY ON TRANSPORT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SEDIMENT LOAD IN THE YANGTZE ESTUARY[J]. Qing HE 2 and Caixing YUN 3.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 1998(04)
[7]   长江河口的演变规律与水动力作用 [J].
高进 .
地理学报, 1998, (03) :74-79
[8]   长江口外水域悬沙分布特征 [J].
谷国传 .
东海海洋, 1986, (01) :12-20
[9]   利用卫星象片分析长江入海悬浮泥沙扩散问题 [J].
恽才兴 ;
蔡孟裔 ;
王宝全 .
海洋与湖沼, 1981, (05) :391-401+479
[10]  
长江河口最大浑浊带[M]. 海洋出版社 , 沈焕庭,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