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 条
大鼠二次脑损伤后兴奋性谷氨酸与环核甘酸改变意义
被引:4
作者:
费舟
章翔
白红民
李树和
李志刚
刘恩瑜
刘先珍
机构:
[1] 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陕西 西安
[2] 解放军第四军医
来源:
关键词:
脑损伤;
二次脑损伤;
谷氨酸;
环核甘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51.15 [];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10 ;
摘要:
目的研究弥漫性脑损伤( DBI)及其合并二次脑损伤( SBI)后谷氨酸( Glu)、环核苷酸系统( cAMP和 cGMP)改变及意义。方法在 Marmarou模型基础上制成 SBI模型,测定脑 Glu、 cAMP、 cGMP水平变化。结果 DBI后 10 min Glu含量明显增加( P< 0.01),随后下降于 24~ 72h达最低点,在 72h持续低水平或有回升趋势; DBI后 24 h cAMP浓度及 cAMP/cGMP比值明显下降( P< 0.01), cGMP水平明显升高( P< 0.01); SBI后变化趋势加剧。结论 Glu、 cAMP、 cGMP等水平变化是 DBI病理生理过程的重要因素;缺血性二次致伤因素可通过谷氨酸兴奋毒性及环核苷酸系统加重脑组织损伤程度。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63
页数:2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