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部夏季暴雨的年代际跃变及其大尺度环流背景

被引:9
作者
陈栋 [1 ,2 ]
陈际龙 [1 ]
黄荣辉 [1 ]
刘永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季风系统研究中心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夏季暴雨; 年代际跃变; 经向“三极子”分布; 大尺度环流; 东亚夏季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2 [液态降水(降雨)]; P434 [大气环流];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本文利用1960~2011年中国东部地面测站的逐日降水资料和JRA-55再分析资料探讨了夏季暴雨分布的年代际跃变及其相关联的大尺度环流异常特征。基于暴雨频数和占比(夏季暴雨占比是指5~8月暴雨降水量对总降水量的贡献百分比)的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东部夏季暴雨分布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经历两次反相的经向"三极子"跃变。中国东部夏季暴雨的年代际演变过程可分为三个时段:1960~1979年为华南和华北暴雨偏多、江淮流域暴雨偏少的经向"三极子"分布;1980~1991年为南方和华北暴雨偏少、江淮流域暴雨偏多的经向"三极子"分布;1992~2011年为南方暴雨显著偏多、华北暴雨持续偏少,逐渐形成经向"偶极子"分布,并导致近十多年我国夏季"南涝北旱"的整体格局。1970年代末(1990年代初)跃变相关联的大尺度环流异常配置:东亚夏季风的减弱(增强),西太平洋副高的增强西伸但南撤(北抬),南亚高压的减弱南缩(增强东扩),以及蒙古高原中低层的气旋式(反气旋式)环流异常。与此同时,低层局地环流也发生调整:华北和黄淮地区以及华南和江南地区均为反气旋式(气旋式)环流异常,而江淮流域和四川盆地受控于风场切变式辐合(辐散)异常;涡度场发生相应变化,南北方大部分地区的负(正)涡度异常不(有)利于低涡的发展,而江淮流域和四川盆地的正(负)涡度异常有(不)利于低涡的发展,进而引发江南和华南暴雨减少(增加)、江淮流域和四川盆地暴雨增加(减少)、黄淮和华北暴雨减少(增加)的经向"三极子"跃变。
引用
收藏
页码:581 / 59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Changes of climate extremes of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in summer in eastern China associated with changes in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in East Asia during 1960-2008 [J].
Li Juan ;
Dong WenJie ;
Yan ZhongWei .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12, 57 (15) :1856-1861
[2]   我国东部夏季降水异常主模态的年代际变化及其与东亚水汽输送的关系 [J].
黄荣辉 ;
陈际龙 ;
刘永 .
大气科学 , 2011, (04) :589-606
[3]  
Interdecadal Change in Extreme Precipitation over South China and Its Mechanism[J]. 宁亮,钱永甫.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09(01)
[4]   中国东部夏季气候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年代际转型及其可能成因 [J].
张人禾 ;
武炳义 ;
赵平 ;
韩晋平 .
气象学报, 2008, (05) :697-706
[5]   亚洲夏季风水汽输送的年际年代际变化与中国旱涝的关系 [J].
陈际龙 ;
黄荣辉 .
地球物理学报, 2008, (02) :352-359
[6]  
Meiyu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since 1736[J]. GE QuanSheng1, GUO XiFeng1,2, ZHENG JingYun1 & HAO ZhiXin1 1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2 Graduat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8(01)
[7]   近50年我国持续性暴雨的统计分析及其大尺度环流背景 [J].
鲍名 .
大气科学, 2007, (05) :779-792
[8]   在“鞍”型大尺度环流背景下西南低涡发展的物理过程分析及其对川东暴雨发生的作用 [J].
陈栋 ;
李跃清 ;
黄荣辉 .
大气科学 , 2007, (02) :185-201
[9]   近40年我国暴雨的年代际变化特征 [J].
鲍名 ;
黄荣辉 .
大气科学 , 2006, (06) :1057-1067
[10]   再论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西伸北跳 [J].
陶诗言 ;
卫捷 .
应用气象学报, 2006, (05) :513-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