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电阻率变化各向异性与微裂隙扩展方位实验研究附视频

被引:21
作者
陈峰
修济刚
安金珍
廖椿庭
陈大元
机构
[1]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中国北京
[2] 中国北京
[3] 北京市地震局!中国北京
[4]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
[5] 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关键词
岩石电阻率; 地电阻率; 电阻率各向异性; 地震; 地质灾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8 [实验地震学、地震模拟试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将不同规格的长方体花岗岩标本 ,按事先设计的图案布设多个电极 ,并用抽真空的方法将标本进行水饱和 .然后将标本电极面和相邻面的一小部分 (包括棱 )用防水绝缘胶密封 .用多电极组合法 ,将己布电极组合成不同方向、不同极距的电阻率各向异性测线和电测剖面、电测深测线 .使标本在装有水的承压水箱中 ,沿标本长轴方向受压 ,观测标本电阻率随压力的变化 .在实验中 ,一些标本被压坏 ,出现宏观裂隙 ;一些标本没有被压坏 ,没有被压坏的标本通常压到电阻率出现明显破裂前兆为止 .然后 ,将未压坏的标本测量面显微照相 ,从照片上寻找裂隙的优势方向 ,和被压坏标本的宏观裂隙一起 ,与电阻率各向异性计算结果进行对比 ,实验结果表明 :1裂隙和破碎带通过区域的测点 ,视电阻率变化各向异性结果好 ,4种组合求得的 4个各向异性主轴方向趋于一致 ,且与破碎带方向基本吻合 ;裂隙和破碎带不经过区域的测点 ,或者 4个视电阻率变化各向异性主轴方向不一致 ,或者根本求不出各向异性解 .这后一种情况 ,在裂隙面平行测量面时 ,表现最为明显 ;2显微照相显示的微观裂隙或破碎带的优势方向与电阻率变化最大的各向异性主轴方向基本一致 ;3电测剖面的结果 ,能较好地反映裂隙的位置和区域
引用
收藏
页码:310 / 31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 条
  • [1] 用动态岩石电阻率变化各向异性探测岩石破裂前兆和确定主破裂扩展方向
    陈峰
    修济刚
    安金珍
    廖椿庭
    陈大元
    [J]. 地震学报, 2000, (02) : 211 - 214
  • [2] 地震孕育、发生、发展动态过程的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
    王妙月
    底青云
    张美根
    刘飒
    朱玲
    [J]. 地球物理学报, 1999, (02) : 218 - 227
  • [3] 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地电阻率和地下水前兆综合物理机制研究[J]. 钱家栋,曹爱民.地震. 1998(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