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古陆古元古代变质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35
作者
李献华
李寄嵎
刘颖
陈多福
王一先
赵振华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 
[2] 台湾大学地质学系!台北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关键词
古元古代; 斜长角闪岩; 地球化学; 华夏古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4 [喷出岩(火山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华夏古陆闽浙地区晚古元古代斜长角闪岩可以划分成两组。第1 组斜长角闪岩的 Nb/ Yb比值较高, L R E E富集, 具有板内玄武岩的微量元素分布特征, 类似于过渡性和碱性玄武岩, 与偏碱性的变质酸性火山岩(变粒岩) 构成板内 “双峰”式火山岩; 第2 组斜长角闪岩的 Nb/ Yb 比值较低, L R E E平坦或略亏损, 具有洋中脊玄武岩的微量元素分布特征, 类似于洋中脊拉斑玄武岩。这些变质火山岩形成的构造环境很可能类似于现代红海型的裂谷 初始洋盆环境。
引用
收藏
页码:364 / 37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华夏古陆古元古代高度亏损地幔的Nd同位素证据
    李献华
    韦刚健
    刘颖
    陈多福
    王一先
    赵振华
    [J]. 地球科学, 1999, (02) : 89 - 93
  • [2] 闽浙古元古代斜长角闪岩的离子探针锆石U-Pb年代学
    李献华
    王一先
    赵振华
    陈多福
    张宏
    [J]. 地球化学, 1998, (04) : 3 - 5
  • [3] 用ICP-MS准确测定岩石样品中的40余种微量元素
    刘颖,刘海臣,李献华
    [J]. 地球化学, 1996, (06) : 552 - 558
  • [4] 浙西南早元古代花岗质岩石的年代
    甘晓春,季惠民,孙大中,金文山,赵凤清
    [J]. 岩石矿物学杂志, 1995, (01) : 1 - 8
  • [5] 闽北前寒武纪基底的地质年代学研究
    甘晓春
    李惠民
    孙大中
    庄建民
    [J]. 福建地质, 1993, (01) : 17 - 32
  • [6] 福建前加里东区域变质岩系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变质作用特征
    金文山
    庄建民
    杨传夏
    陈云钊
    [J]. 福建地质, 1992, (04) : 241 - 262
  • [7] 华南前寒武纪地壳形成时代的Sm-Nd和锆石U-Pb同位素制约
    李献华
    赵振华
    桂训唐
    于津生
    [J]. 地球化学, 1991, (03) : 255 - 264
  • [8] 浙江龙泉碰撞混杂岩的发现及其对华南碰撞造山带研究的意义
    汪新
    杨树锋
    施建宁
    郭令智
    施央申
    卢华复
    董火根
    许金坤
    康海男
    胡雄健
    [J].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8, (03) : 367 - 378
  • [9] Petrogenetic implications of Ti, Zr, Y, and Nb variations in volcanic rocks[J] . Julian A. Pearce,Michael J. Norry.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 197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