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7 条
银川地区大气水汽、云液态水含量特性的初步分析
被引:18
作者:

田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孙艳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胡文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杨建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翟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桑建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常倬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舒志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机构:
[1] 不详
[2] 宁夏气象科学研究所宁夏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
[3] 不详
来源:
关键词:
微波辐射计;
大气水汽;
云液态水含量;
日变化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 [水汽、凝结和降水];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双通道微波辐射计资料和地面常规气象资料,分析了银川地区不同季节大气水汽含量和云液态水含量的日变化特征及各个时次的降水分布。结果表明,在银川地区,一年观测期内的大气水汽含量逐月变化与多年(1951-2010年)平均降水量逐月变化的相关性较好,相关系数达0.94;大气水汽含量的高值区出现在中午到傍晚时段,低值区出现在日出前后。春、夏、秋季夜间的云液态水含量大于白天;云液态水含量的高值区出现在日出前和傍晚,这种情况在夏、秋季尤为明显;云液态水含量和大气水汽两者间的日变化相关性不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1774 / 177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 [1] 利用地基双频段微波辐射计遥感宁夏大气汽态水含量[J]. 宁夏工程技术, 2011, 10 (01) : 7 - 11+19赵维忠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宁夏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孙艳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宁夏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桑建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宁夏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翟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宁夏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
- [2] 地基微波辐射计遥感大气廓线的BP神经网络反演方法研究[J]. 高原气象, 2010, (06) : 1514 - 1523刘亚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华云技术开发公司 中国华云技术开发公司毛节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中国华云技术开发公司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李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华云技术开发公司 中国华云技术开发公司
- [3] 利用地基微波辐射计反演兰州地区液态云水路径和可降水量的初步研究[J]. 大气科学, 2010, 34 (03) : 548 - 558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何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阎虹如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张北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闭建荣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4] 合肥整层大气可降水量与地面露点相关性分析[J]. 高原气象, 2009, (02) : 452 - 457李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大气光学中心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大气光学中心魏合理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大气光学中心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大气光学中心刘厚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大气光学中心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大气光学中心陈秀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大气光学中心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大气光学中心刘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大气光学中心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大气光学中心周建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大气光学中心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大气光学中心周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大气光学中心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大气光学中心
- [5] 由地基微波辐射计测量得到的北京地区水汽特性的初步分析[J]. 大气科学, 2009, (02) : 388 - 396刘红燕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王迎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王京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李炬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曹晓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熊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
- [6] 西北干旱区水循环与水资源问题[J]. 干旱气象, 2008, (02) : 1 - 8张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赵映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甘肃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张存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兰州区域气候中心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李耀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孙国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高前兆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 [7] 地基微波辐射计探测在黄河上游人工增雨中的应用[J]. 气象, 2007, (11) : 28 - 33王黎俊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青海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青海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孙安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青海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青海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刘彩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青海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8] 中国人工增雨研究进展[J]. 干旱气象, 2006, (04) : 73 - 81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王式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尚可政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杨德保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 [9] 全球水循环研究进展[J]. 水科学进展, 2006, (03) : 419 - 424陆桂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海大学水问题研究所何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海大学水问题研究所
- [10] 宁夏适宜人工增雨作业天气条件分析[J]. 气象, 2005, (08) : 46 - 50陈楠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宁夏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银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