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霍乱的流行特征和防控对策

被引:34
作者
魏承毓
机构
[1] 不详
[2]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
[3] 不详
关键词
霍乱; 开发研制; 生物型; 灭活; 防控对策; 埃尔; 二号病; 霍乱菌苗; 流行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16.5 [霍乱、副霍乱];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第七次世界霍乱大流行迄今肆虐 4 0多年 ,已成当今全人类重大公害之一。该文概述了霍乱的流行简况 ,特别是现阶段我国霍乱的流行特征和防控对策 ;文章也着重提出开发研制新的安全有效、服用简便的口服霍乱菌苗和防控工作中其他一些深层次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30 / 13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新霍乱疫苗的研制与应用 [J].
马清钧 .
旅行医学科学, 2003, 9 (02) :18-25
[2]   口服霍乱疫苗是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 [J].
周国安 .
旅行医学科学, 2003, 9 (02) :10-13+32
[3]   冻干口服霍乱rBS-WC疫苗现场试验及评价 [J].
甄蓓 ;
俞守义 ;
陈清 ;
王雅贤 ;
李建栋 ;
王红 ;
聂军 ;
白杨 ;
李文全 ;
夏桂芝 ;
王斌会 ;
马清钧 ;
于秀琴 ;
刘传喧 ;
张艳红 .
中国计划免疫, 1999, (04) :210-214
[4]   O139霍乱灭活全菌体菌苗免疫后人群抗体水平测定 [J].
袁佩娜 ;
董思国 ;
罗建辉 ;
贾丽君 ;
王秉瑞 ;
江丽君 ;
乔榕 ;
蒋奕 ;
陈锦荣 .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1997, (01) :8-14
[5]   世界副霍乱在内陆沙漠地区的首次流行 [J].
魏承毓 ;
李国勇 ;
李宏规 ;
李文惠 ;
柴君杰 .
医学研究通讯, 1980, (12) :9-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