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动态因子的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

被引:5
作者
赵志轩 [1 ,2 ]
金鑫 [2 ,3 ]
王凌河 [2 ,3 ]
张诚 [2 ]
魏芳菲 [4 ]
严登华 [2 ]
机构
[1] 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2]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
[3] 大连理工大学土木水利学院
[4] 南昌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关键词
动态因子; 农田生态系统; 稳定性; 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81 [农业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在分析自然生态系统与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内涵差异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给出了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指出维持较高的系统产出是系统稳定性的基本特征,动态波动性是系统动态稳定性的典型特性;分析了农田生态系统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起区域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分为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自然和人工投入、产量形成过程和经济社会过程4类共19项指标;利用本文提出的评价模型,以东莞市农田生态系统为例,从时间尺度上对其稳定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东莞农田生态系统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反映了评价模型的正确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基于集对分析的卧龙湖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 [J].
张福群 ;
孙丽娜 ;
金成洙 ;
刘宏娟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5) :778-780
[2]   基于过程的河北平原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 [J].
李新旺 ;
门明新 ;
王树涛 ;
齐跃普 ;
杜博洋 ;
许皞 .
自然资源学报, 2008, (03) :430-439
[3]   灰色关联分析在绿洲生态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 [J].
张金萍 ;
张静 ;
孙素艳 .
资源科学, 2006, (04) :195-200
[4]   城市化进程中的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探讨 [J].
江凌 ;
吕光辉 ;
汪溪远 ;
刘新春 ;
潘晓玲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6, (02) :28-32
[5]   湖滨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 [J].
王玲玲 ;
曾光明 ;
黄国和 ;
苏小康 ;
徐敏 .
生态学报, 2005, (12) :3406-3410
[6]   洪湖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研究 [J].
王茜 ;
吴胜军 ;
肖飞 ;
薛怀平 ;
任宪友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5, (04) :178-180
[7]   现代绿洲稳定性评价——以新疆阜康绿洲为例 [J].
周跃志 ;
潘晓玲 ;
吕光辉 ;
刘建平 ;
肖英 .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5, (03) :178-181
[8]   区域农业生态系统健康定量评价 [J].
武兰芳 ;
欧阳竹 ;
唐登银 .
生态学报, 2004, (12) :2740-2748
[9]   生态系统稳定性定义剖析 [J].
柳新伟 ;
周厚诚 ;
李萍 ;
彭少麟 .
生态学报, 2004, (11) :2635-2640
[10]   施工干扰下的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以西气东输管道工程沿线新疆干旱荒漠区为例 [J].
丘君 ;
陈利顶 ;
高启晨 ;
姜昌亮 ;
樊自立 ;
李国强 .
干旱区地理, 2003, (04) :316-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