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治理、机会主义和内部审计

被引:12
作者
郑石桥 [1 ,2 ]
机构
[1] 复旦大学
[2] 南京审计学院
关键词
委托代理; 组织治理; 机会主义; 问责机制; 内部审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39.45 [内部审计];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于内部审计本质的不同认识直接影响内部审计制度构建和内部审计实践。沿着委托代理、组织治理、机会主义、问责机制到内部审计这个逻辑路径探究内部审计的本质。提出问责机制是应对机会主义的措施,内部审计是问责机制的重要构成要素,其基本功能是问责信息保障,问责主体还可以将问责机制中的其他权限配置给内部审计,从而在内部审计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扩展出内部审计的辅助功能。以此为出发点,分析IIA对内部审计的界定,对现实生活中的内部审计多样化和差异化进行解释。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3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机会主义、问责机制和审计 [J].
郑石桥 ;
陈丹萍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1, (04) :129-134
[2]   内部审计研究述评:2003—2009 [J].
何卫红 ;
赵佳 .
审计研究, 2011, (01) :57-62
[3]   问责制度、领导行为与组织绩效:面向我国西部乡镇政府的探索性研究 [J].
吴建南 ;
岳妮 .
中国行政管理, 2009, (02) :123-128
[4]   内审部门设立的动机及其效果研究——来自中国沪布的研究证据 [J].
耿建新 ;
续芹 ;
李跃然 .
审计研究, 2006, (01) :53-60
[5]   关于企业内部审计应用效果的实证研究 [J].
施卓晨 .
财会通讯(学术版), 2005, (06) :50-53
[6]   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模式实证研究 [J].
程新生 ;
张宜 .
审计研究, 2005, (01) :70-74
[7]   管理控制与内部受托责任审计 [J].
王光远 .
财会月刊 , 2002, (05) :3-5
[8]   审计的发生和发展 [J].
杨时展 .
财会通讯, 1986, (04)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