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议大别山群

被引:1
作者
赵银胜
胡光来
冷汉运
机构
[1] 武汉测绘院
[2] 湖北地质矿产信息研究所
关键词
角闪岩; 黄冈; 早元古代; 下元古界; 闪岩; 区域变质岩; 大别山地区; 含铁石英岩; 碧玉铁质岩; 黑云变粒岩; 石墨片岩; 岩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5 [区域地层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大别山杂岩是由早期的沉积地层和不同期次、不同类型的岩浆岩以及构造岩片所组成的杂岩体。经过详细的再研究,提出以牛车河—株林—太湖断裂为界将原大别山群解体为两部分。北部表壳岩为晚太古代大别山群,被新老岩体吞蚀破坏而呈大小不同的残留体,自上而下分为3个岩组:富铝含石墨片麻岩—大理岩组、含铁石英岩—片麻岩组、斜长角闪岩—角闪变粒岩组。南部表壳岩新命名为早元古代黄冈群,自上而下也分为3个岩组:富铝含磷石墨片岩—大理岩组、含铁角闪岩—变粒岩组、斜长角闪岩—黑云变粒岩组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8+8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大别山贾庙—贺坳绿岩带的初步探讨 [J].
刘武 ;
张元祥 ;
王江海 ;
周汉文 .
湖北地质, 1991, (01) :48-63
[2]   应用区域地球物理资料探讨大别山地区地质构造 [J].
钱熊虎 .
湖北地质, 1990, (01) :51-62
[3]   大别山区含柯石英榴辉岩的发现 [J].
潘国强 ;
荆延仁 ;
夏木林 ;
梁万通 ;
王小民 ;
刘忠光 ;
丸山茂德 ;
毛河光 .
地质论评, 1990, (04) :359-363+386
[4]   关于大别山群 [J].
李松生 .
地质论评, 1990, (02) :151-159
[5]   鄂北大崎山地区灰色片麻岩的初步研究 [J].
刘武 ;
张元祥 ;
王江海 ;
周汉文 .
湖北地质, 1989, (01) :64-76
[6]   大别变质地体的构造样式及变形序列 [J].
索书田 ;
游振东 ;
朱宝康 ;
刘武 .
地球科学, 1988, (03) :341-349
[7]   大别群微古植物的发现及其时代的认识 [J].
赵银胜 ;
李金华 .
中国区域地质, 1988, (02) :49-53
[8]   鄂东北早前寒武系地质年代学研究 [J].
陈汉宗 .
地球化学, 1987, (02) :153-160
[9]   皖西前寒武纪变质岩系地质年代学研究 [J].
营俊龙 ;
王扬德 ;
赵溥云 ;
林秀兰 ;
桑宝梁 ;
邢凤鸣 ;
陈跃志 .
地球化学, 1984, (02) :145-152
[10]   大别山前寒武纪构造演化 [J].
杨森楠 ;
吴鉴 ;
杨学忠 ;
陆中旦 .
地球科学, 1983, (03) :8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