酯酶同工酶及RAPD技术在香菇杂种优势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14
作者
赵勇
贺冬梅
温亚丽
陈明杰
谭琦
潘迎捷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系
[2]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
[3] 农业部食用菌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
[4] 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亲本单核体; 杂交子; 遗传距离; 产量超亲优势; 多态性;
D O I
10.13346/j.mycosystema.2003.04.010
中图分类号
S646 [菌类(食用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酯酶同工酶及RAPD技术对香菇3个亲本双核体(苏香、野生46#、野生80#)及其10个单核体、以及它们的10个杂交后代进行了遗传差异和亲缘关系的研究,同时针对亲本单核体酯酶同工酶标记和RAPD标记遗传距离、以及杂交子和亲本单核体RAPD标记遗传距离与香菇产量超亲优势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酯酶同工酶和RAPD技术都可进行香菇杂种优势群的划分研究,但RAPD标记检测的多态性要远远高于酯酶同工酶标记。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亲本单核体酯酶同工酶标记遗传距离与香菇产量超亲优势无相关性,而RAPD标记遗传距离与其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杂交子和以苏香为来源的单核体亲本之间RAPD标记遗传距离与香菇产量超亲优势也存在极显著正相关,而杂交子和以野生46#、野生80#为来源的单核体亲本之间RAPD标记遗传距离与其相关不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549 / 55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香菇孢子单核体与原生质体单核体遗传差异分析 [J].
谭琦 ;
杨建明 ;
陈明杰 ;
贺冬梅 ;
潘迎捷 ;
黄为一 .
中国食用菌, 2001, (06) :3-5+25
[2]   中国香菇育种的发展历程 [J].
谭琦 ;
潘迎捷 ;
黄为一 .
食用菌学报, 2000, (04) :48-52
[3]   RAPD和酯酶同工酶技术在香菇杂交育种中的应用 [J].
董昌金 ;
江涓 ;
姚占芳 .
食用菌学报, 2000, (01) :1-7
[4]   烟草品种间同工酶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关系的研究 [J].
许明辉 ;
马继琼 ;
刘广田 .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1999, (02) :117-122
[5]   作物亲本间遗传差异与杂种优势研究进展 [J].
许明辉 .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9, (01) :108-113
[6]   玉米自交系酯酶同工酶酶谱的聚类及其在遗传育种上的应用 [J].
刘正蒙,崔良国,都森烈 .
玉米科学, 1994, (04) :12-14+17
[7]   香菇杂种优势表达的生理途径 [J].
潘迎捷 ;
汪昭月 ;
冯志勇 ;
倪新江 ;
李人圭 .
食用菌学报, 1994, (01) :5-9
[8]   作物品种间杂种优势遗传分析的新方法 [J].
朱军 ;
季道藩 ;
许馥华 .
遗传学报, 1993, (03) :262-271
[9]   番茄芽期过氧化物酶同工酶与杂种优势的关系 [J].
汪清胤 ;
黄永芬 ;
王海廷 .
遗传, 1981, (06) :28-30+33
[10]   高粱的杂种优势与同工酶 [J].
张维强 ;
张纯慎 ;
唐秀芝 ;
李兴桥 ;
苏益民 .
JournalofIntegrativePlantBiology, 1981, (06) :507-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