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气候室条件下冬小麦DH群体苗期光合性状基因定位实验设计与实施

被引:1
作者
张玉红 [1 ]
梁燕 [2 ]
陈利平 [1 ]
赵世杰 [2 ]
机构
[1] 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
[2] 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人工气候室; 冬小麦; 光合性状; 环境;
D O I
10.14083/j.issn.1001-4942.2008.08.007
中图分类号
S512.1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利用人工气候室提供稳定和一致的植物生长环境条件,进行冬小麦双单倍体(DH)群体苗期光合性状基因定位的实验设计。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减轻环境误差,使测定结果更加稳定和准确。
引用
收藏
页码:106 / 107+109 +10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不同施氮量对杂交酸模叶片光合电子流分配的影响 [J].
李海东 ;
高辉远 .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2007, (05) :417-424
[2]   水稻光合作用及相关生理性状的QTL分析(英文) [J].
胡茂龙 ;
张迎信 ;
孔令娜 ;
杨权海 ;
王春明 ;
翟虎渠 ;
万建民 .
作物学报, 2007, (02) :183-188
[3]   作物QTL定位方法研究进展 [J].
章元明 .
科学通报, 2006, (19) :2223-2231
[4]   人工气候室用于测定作物群体光合作用的方法 [J].
牛庆良 ;
黄丹枫 .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6, (04) :700-704
[5]   作物QTL分析的原理与方法 [J].
席章营 ;
朱芬菊 ;
台国琴 ;
李志敏 .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01) :88-92+99
[6]   小麦数量性状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 [J].
杨文利 ;
王立新 ;
张钢民 ;
马峙英 ;
周丽艳 .
河北农业科学, 2002, (03) :36-41
[7]   小麦在全光照和反光周期条件下的光合速率日变化 [J].
唐微 ;
邓仲篪 ;
朱名安 .
湖北农业科学, 2001, (06) :24-25
[8]   小麦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J].
贾继增 .
生物技术通报, 1997, (02) :1-5
[9]   在农业科学实验中对有关人工光照技术问题的探讨 [J].
王黎光 .
甘肃农业科技, 1993, (06) :38-40
[10]   光合作用“午睡”现象的生态、生理与生化 [J].
许大全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0, (06) :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