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居民的空间感知与意象空间结构

被引:127
作者
冯健
机构
[1] 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北京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空间感知; 意象空间; 城市空间结构; 北京;
D O I
10.13249/j.cnki.sgs.2005.02.003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对北京城市居民的空间感知进行了问卷调查,从323份感知地图中提取和统计相关数据,并据此分析北京城市居民空间感知的基本类型、构成和发展阶段,以及各种差异性特征。研究表明,北京城市居民的空间感知类型与西方的研究结果大体一致,但存在一定差异;居民居住地域、性别、学历、收入以及出生地的不同,感知地图类型的级别也不相同。感知空间的构成要素在居住地域、年龄、收入和出生地方面差异明显,而发展阶段主要与性别、收入和出生地有关,社会角色和经济收入水平在决定居民感知空间发展阶段方面起到巨大作用。文章最后还根据各种地物和构成要素出现的频率,概括了北京城市意象的空间结构,并发现它与现实中北京城市空间布局的重点极为相似。
引用
收藏
页码:142 / 154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城市意象研究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J].
顾朝林 ;
宋国臣 .
城市规划, 2001, (03) :70-73+77
[2]   北京城市意象空间及构成要素研究 [J].
顾朝林 ;
宋国臣 .
地理学报, 2001, (01) :64-74
[3]   广州市城市意象空间分析 [J].
李郇 ;
许学强 .
人文地理, 1993, (03) :27-35
[4]   居民感应地理研究的一个实例——对赣州市的调查分析 [J].
徐放 .
地理科学, 1983, (02) :167-174
[5]  
城市意象[M]. 华夏出版社 , (美)凯文·林奇著, 2001
[6]  
Urban Spatial Cognition: A Case Study of Guangzhou, China .2 Lee Y,Schmidt C G. Urban Geography .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