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同位素示踪方法应用于考古研究的进展

被引:35
作者
金正耀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北京
关键词
铅同位素示踪方法; 商代青铜器; 高放射成因铅; 青铜之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87 [中国文物考古];
学科分类号
0601 ;
摘要
应用Pb同位素示踪方法对中国青铜时代考古遗址出土青铜器进行研究 ,在商代青铜器中发现很多器物含有十分罕见的高放射成因铅 ;将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出土含高放射成因铅青铜器的这些商代遗址串联起来 ,可以得到一条“青铜之路”———青铜业所需金属原料以及青铜制品的流通路线
引用
收藏
页码:548 / 55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赣鄂皖诸地古代矿料去向的初步研究 [J].
彭子成 ;
孙卫东 ;
黄允兰 ;
张巽 ;
刘诗中 ;
卢本珊 .
考古, 1997, (07) :53-61
[2]   广汉三星堆遗物坑青铜器的铅同位素比值研究 [J].
金正耀 ;
马渊久夫 ;
Tom Chase ;
陈德安 ;
三轮嘉六 ;
平尾良光 ;
赵殿增 .
文物, 1995, (02) :80-85
[3]   江西新干大洋洲商墓青铜器的铅同位素比值研究 [J].
金正耀 ;
W.T.Chase ;
平尾良光 ;
彭适凡 ;
马渊久夫 ;
三轮嘉六 ;
詹开逊 .
考古, 1994, (08) :744-747+735
[4]  
中国商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M].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 1998
[5]  
Panlongcheng .2 SunShuyun,HanRubin,ChenTiemeietal. CulturalRelicsPress .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