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特征光合色素研究东海和南海北部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

被引:52
作者
陈纪新
黄邦钦
刘媛
曹振锐
洪华生
机构
[1] 厦门大学海洋环境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环境科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光合色素;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东海; 南海北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8 [水生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并结合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分析技术,研究了东海与南海北部典型断面浮游植物的光合色素组成,进而由CHEMTAX软件估算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东海断面浮游植物叶绿素a生物量大于南海北部断面。受海水层化结构影响,东海PN断面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形成上层和下层两种类型,上层以蓝藻为主要优势类群;下层以硅藻为主要优势类群。南海北部S断面浮游植物群落形成近岸与离岸两种类型,近岸以硅藻、隐藻、绿藻为主要优势类群;离岸以定鞭金藻、蓝藻、原绿球藻为主要优势类群。初步分析了研究海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738 / 74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长江口海域浮游植物分布及其与径流的关系 [J].
吴玉霖 ;
傅月娜 ;
张永山 ;
蒲新明 ;
周成旭 .
海洋与湖沼, 2004, (03) :246-251
[2]  
南海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和丰度分布的研究[J]. 朱根海,宁修仁,蔡昱明,刘子琳,刘诚刚.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3(S2)
[3]   利用光合色素研究厦门海域超微型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J].
陈纪新 ;
黄邦钦 ;
贾锡伟 ;
洪华生 ;
谢廷贵 .
海洋环境科学, 2003, (03) :16-21
[4]   长江口附近海域春季浮游硅藻的种类组成和生态分布 [J].
高亚辉 ;
虞秋波 ;
齐雨藻 ;
邹景忠 ;
陆斗定 ;
李扬 ;
陈长平 ;
不详 .
应用生态学报 , 2003, (07) :1044-1048
[5]   黑潮水入侵东海陆架及陆架环流的若干现象 [J].
于非 ;
臧家业 ;
郭炳火 ;
胡筱敏 .
海洋科学进展, 2002, (03) :21-28
[6]   东海陆架黑潮区鸟尾藻的分类及其生态分布特点 [J].
陆斗定 ;
Jeanette Gbel .
东海海洋, 2001, (03) :11-18
[7]   南黄海和东海陆架区束毛藻(Trichodesmium)的分布特征 [J].
杨清良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8, (05) :93-100
[8]   长江口外水域浮游植物垂直分布研究 [J].
顾新根,袁骐,杨蕉文,华棣 .
中国水产科学, 1995, (01) :28-38
[9]   东海浮游甲藻类的分布 [J].
林金美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4, (02) :110-115
[10]  
Biogeochemistry of Chinese estuarine and coastal waters: nutrients, trace metals and biomarkers[J] . Jing Zhang.Regional Environmental Change . 200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