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R&D、吸收能力与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67
作者
李梅 [1 ]
金照林 [2 ]
机构
[1]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关键词
国际R&D; 吸收能力; 逆向技术溢出;
D O I
10.13510/j.cnki.jit.2011.10.010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752.67 [技术进出口贸易]; F832.6 [汇兑、对外金融关系];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206 ; 1201 ; 020204 ;
摘要
利用2003-2008年我国的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及人力资本吸收能力对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对外投资传导的国际R&D对国内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均无显著正向影响,对外投资的积极逆向溢出效应还未显现。分区域的回归结果显示,对外投资对我国各省区的逆向溢出存在明显差异,对外投资显著促进了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西部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则无显著影响。东部地区的高水平人力资本显著提升了对外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果,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却没有起到相应的促进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24 / 136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人力资本、研发投入与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 [J].
李梅 .
世界经济研究, 2010, (10) :69-75+89
[2]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阶段实证检验和国际比较 [J].
黄武俊 ;
燕安 .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 2010, (01) :67-73
[3]   我国高新区研发投入的经济贡献——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J].
张明喜 .
产业经济研究, 2010, (01) :80-86
[4]   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吸收能力研究 [J].
周春应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9, 31 (08) :47-53
[5]   FDI渠道的R&D溢出、吸收能力与中国技术进步——基于一个扩展的LP方法的实证研究 [J].
李平 ;
宋丽丽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04) :25-31
[6]   进口贸易、技术外溢与内生经济增长 [J].
陈刚 ;
尹希果 ;
黄凌云 .
经济评论, 2008, (03) :34-40
[7]   国际技术外溢渠道的实证研究 [J].
王英 ;
刘思峰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04) :153-161
[9]   人力资本与技术溢出:基于进口传导机制的实证研究 [J].
赵伟 ;
汪全立 .
中国软科学, 2006, (04) :66-74
[10]   International R&D spillovers and institutions [J].
Coe, David T. ;
Helpman, Elhanan ;
Hoffmaister, Alexander W. .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2009, 53 (07) :723-741